也有凄清意,不知鸣向谁。秋声愁并入,宵枕听还疑。
感物成吾老,卑栖宁尔为。相思何处所,泥壁破柴篱。
秋虫。唐代。成鹫。 也有凄清意,不知鸣向谁。秋声愁并入,宵枕听还疑。感物成吾老,卑栖宁尔为。相思何处所,泥壁破柴篱。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耒阳道中见白鸟卑飞掠船先去若有意者。明代。湛若水。 有鸟翩翩贴水飞,掠船历历度斜晖。探看何处神君使,碧玉为髀白锦衣。
呈同行黎东美朝散。宋代。郭祥正。 风日萧萧暑气无,橹声相逐转江湖。西山庐阜青如淀,应有新诗入画图。
老老恩波今及老。诏书前日新颁到。视膳慈宁先嗜好。隆孝道。慕逾五十前王少。
想见天颜温色笑。东朝上寿称觞了。易俗功深神且妙。来窈窕。德齐任姒消骄傲。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宋代。王之道。 老老恩波今及老。诏书前日新颁到。视膳慈宁先嗜好。隆孝道。慕逾五十前王少。想见天颜温色笑。东朝上寿称觞了。易俗功深神且妙。来窈窕。德齐任姒消骄傲。
大忠祠奉次西涯先生韵二首 其一。明代。邵宝。 水上浮城忽已墟,龙宫真作帝王居。生回故主时无及,死见先君地有馀。一息尚存经合讲,百身难赎史空书。从来独许王陵正,平勃虽贤恐未如。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唐代。杜甫。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罗汉松。清代。曾燠。 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
朗上人林泉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古木藏精舍,春风日闭关。飞花自容与,乳燕任游閒。禅影清池上,经声绿竹间。何须携锡远,自有赤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