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古道场,缥缈若化土。西有卧龙洞,传闻结庵住。
晓日射寒岩,翠光入窗户。
赠佛印禅师。唐代。韩宗古。 云居古道场,缥缈若化土。西有卧龙洞,传闻结庵住。晓日射寒岩,翠光入窗户。
韩宗古,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绛子。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以大理寺丞为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元丰元年(一○七八),为集贤校理。八年,以司门郎中为光禄少卿、少府少监。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曹州。四年,移潞州(同上书卷四○八、四二八)。绍圣三年(一○九六),为兵部郎中兼秘阁校理、诸王府翊善。四年,为秘书少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今录诗二首。 ...
韩宗古。 韩宗古,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绛子。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以大理寺丞为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元丰元年(一○七八),为集贤校理。八年,以司门郎中为光禄少卿、少府少监。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曹州。四年,移潞州(同上书卷四○八、四二八)。绍圣三年(一○九六),为兵部郎中兼秘阁校理、诸王府翊善。四年,为秘书少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今录诗二首。
龙洞和白沙。明代。庄昶。 何年留此洞,想见太初来。风月谁张主,阴阳此荡开。地灵真孔窍,元气古胚胎。悟得庖牺意,狂歌月满台。
送龙池廖先生开讲沙场诗。宋代。余湜。 沙场诸子弟,少小尽晞颜。迎我五经笥,归来七岛山。朝游松子洞,暮宿惠人湾。讲罢西风里,扁舟早送还。
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唐代。王希明。 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路。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上宰少尉两相对,少宰上辅次少辅。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门西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大理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盖伞形。盖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舍如连丁。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阶前八星名八谷,厨下五个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相星右枢对。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疏分明六个星。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一个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圆。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著开阳淡。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阳一星圆。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著闿阳淡。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七名。
过大安军黑水阻涨憩崇道观以需涨落乃济。宋代。魏了翁。 川游不停息,雨集有满除。卓哉鄹鲁叟,即兹验功夫。
山楼秋夜。宋代。周嵩。 孤形侣云汉,凉思满山楼。高树自吟籁,清樽聊赏幽。检书初志动,抚剑壮心留。蟋蟀不知事,喧声何不休。
同闻师兄鲍谿父登北高峰宿绝顶僧舍即事。明代。程嘉燧。 双峰径转石林苍,携客扪萝宿上方。涧饮断虹明积翠,湖飞片雨乱斜阳。东来岛屿吞江郭,西去云山指故乡。夜久禅心同寂历,松风诸岭一何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