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臣初摘置雕盘,口敕宣恩赐近官。气味岂同淮枳变,皮肤不作楚梅酸。
参差翠叶藏珠琲,错落黄金铸弹丸。安得一株擎雨露,画图传与世人看。
和赐后苑金橘。唐代。释了元。 苑臣初摘置雕盘,口敕宣恩赐近官。气味岂同淮枳变,皮肤不作楚梅酸。参差翠叶藏珠琲,错落黄金铸弹丸。安得一株擎雨露,画图传与世人看。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
释了元。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劝农即事。宋代。孟点。 阡陌躬行谨邵农,平郊快马蹴东风。土膏流润雨初足,花锦喧晴春正中。旗阵折旋知路曲,乐声递响觉山空。长官元是扶犁手,乐与耕夫笑语同。
道间驰荔。宋代。陈宓。 六月炎天下丹子,带露凌风日千里。吾皇慈俭却献来,六宫不袭唐朝事。王公厌饫远域珍,岂识宵驰常暍死。郡侯何用苦区区,暑气隆时劳送似。色香俱坏仅存名,鸟飞不到人何胜。登盘乍试犹嫌味,颗颗谁知血汗成。
桂风亭。宋代。陶弼。 新亭序立郡城楼,樽酒登楼未免愁。家住斗星天北野,路随潮水海南头。古忧蛟蜃今思济,从说鱼虾不直钩。民俗不知官况薄,上书重把寇君留。
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宋代。杨亿。 西鄙梚枪未扫除,营中慷慨请行初。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郵待捷书。宣室喜闻延贾谊,茂陵久欢滞相如。谤言盈箧亲曾见,反间千金计岂疏。遗爱道傍喧竹马,先声塞外慑穷庐。冯唐莫欢淹郎署,博望还忻拥使国。陇右行收万里地,关中坐致九年储。牙筹羽檄皆吾事,才刃飘飘两有馀。
望江南 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十首 其二。清代。陈维崧。 如皋忆,忆得暮云天。著醋红蛏经酒脆,带糟紫蛤点羹鲜。日日醉花前。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 其六。清代。范当世。 此日接欢喜,壶觞拥似泉。诸公词落落,十日雨绵绵。寒菜兼鱼味,新禾得酒钱。不宜问归路,泥泞隔前川。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宋代。徐鹿卿。 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派宝青毡。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