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寺钟声渡远滩,半轮残月落前山。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
渔父二首 其二。唐代。李观。 村寺钟声渡远滩,半轮残月落前山。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
李观。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子夜四时歌 其四 冬歌。元代。周巽。 锦绣合欢被,香篝宿火残。玉树霜华结,乌啼清夜阑。起看梅破萼,欲折寄来难。
寄陈子隽宪郎 其一。明代。王祎。 一月不见陈公子,便觉令人鄙吝生。秋风白蘋已可采,几日芳洲携手行。
海歌八首 其三。元代。贡师泰。 大星煌煌天欲明,黄旗上写总漕名。愿得顺风三四日,早催春运到燕京。
次丹山家兄韵。明代。方献夫。 十载还山梦寐勤,一年天气足氤氲。偶来白酒同溪月,更许青藜入洞云。自笑经纶应外事,亦知鸟兽可同群。衣冠几日延佳赏,秋色刚添又几分。
王学士元驭留饮花下作。明代。王世贞。 学士高斋傍玉清,入门幽兴剧纵横。已拚芍药似人老,忽送榴花令眼明。文酒竟成吾党事,笑谈真见故乡情。毋惊百遍相过语,若到郇厨体自轻。
重九日邑境解放。近现代。余菊庵。 扫荡妖氛划一时,飘扬遍插五星旗。今年不作登高客,挤向街头看会师。
怀友人。清代。李锴。 射虎将军后,蹉跎坐白头。寸心持报国,多病习伤秋。霜雪苍鹰疾,关河老骥休。西风吹望眼,独倚仲宣楼。
观灯篇。明代。冯琦。 帝握千秋历,天开万国欢。莺花周正月,灯火汉长安。长安正月旋玑正,万户阳春布天令。新岁风光属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五都万宝集燕台,航海梯山人贡回。白环银瓮殊方至,翡翠明珠万里来。薄暮千门凝瑞霭,当天片月流光彩。十二楼台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万岁山前望翠华,九光灯里簇明霞。六宫尽罢鱼龙戏,千炬争开菡萏花。六宫千炬纷相似,星桥直接银河起。赤帝真乘火德符,玉皇端拱红云里。灯烟散入五侯家,炊金馔玉斗骄奢。桂烬兰膏九微火,珠帘绣幌七香车。长安少年喜宾客,驰骛东城复南陌。百万纵博输不辞,十千沽酒贫何惜。夜深纵酒复征歌,归路曾无醉尉诃。六街明月吹笙管,十里香风散绮罗。绮罗笙管春如绣,穷檐蔀屋寒如旧。谁家朝突静无烟,谁家夜色明于画。夜夜都城望月新,年年郡国告灾频。愿将圣主光明烛,普照冰天桂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