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自知不是公侯骨,夜夜江山入梦来。
题处州直厅壁。唐代。李观。 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自知不是公侯骨,夜夜江山入梦来。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
李观。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谅闇闻笛。宋代。彭汝砺。 夜闻孤笛城头上,少年侧听成惆怅。明月纷纷送忧咽,清风点点来悽怆。鼎湖梦短飞不到,苍梧望断目几耗。此身犬马贱徒劳,君德岳山崇未报。
伐薪。明代。顾清。 秋霖害我稼,卒岁沦洪渊。青山富薪槱,猛虎当昼眠。炊人屡告罄,饥仆怒争先。平生怯懦心,蜂虿等戈铤。会众伐金鼓,长驱陟其巅。我进彼亦退,芟夷砉无前。方舟杂稛载,浩歌戒言旋。阴风海上来,白雨如奔川。飘零不自救,狼籍遍原田。虎暴厌人肉,村墟哭相传。履险指一爨,命邻伥鬼编。幸胜天复尔,栽培岂其然。生人亦已久,秽德熏彼玄。鸱枭啄鸾凤,阘茸乘后贤。横奔不复制,伊郁谁当宣。由来城门火,横及池中鲜。严霜下百草,岂择兰与荃。沮洳本自处,屡空谁尔怜。似闻老农说,丰穰在明年。行看饫浆酒,岂复忧厨烟。小忍济乃大,天运有推迁。再拜谢老农,买金镌尔言。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七。宋代。薛师董。 尊嘉堂上崔嵬老,制阃新开欲辟吾。又约来游游不得,风流输与五云苏。
梁芷林方伯仿禹鸿胪卜居图。清代。张允垂。 江南烟雨春波绿,琅玕万个鸣寒玉。水边篱落三两家,幽居往往成空谷。那识此身落画图,喜公宦迹来三吴。斯文雄奇扶大雅,余韵潇洒摹鸿胪。韩苏当年富述作,摅怀各有归田约。纵教勋业炳丹青,肯以簪裾凭束缚。溯昔曾陪豹尾班,征鞍共跨恣盘桓。天风吹公上绝顶,忆我诗句渺云端。披图恍惬渔樵趣,即今容我溪山住。凌烟画就卸朝衫,武彝九曲深林处。
过开山。宋代。李师中。 济南南去路,岭壑几千盘。一水来回过,乱山前后看。角声孤戍迥,人影夕阳宽。何处闻鸡犬,孤村树色寒。
送人归杭。明代。袁华。 春水满南国,樱桃花未红。兰舟冲雪去,家在玉峰东。青山当屋角,绿树覆庭中。可怜兵燹后,化为蒿棘丛。感时心耿耿,话别意忡忡。林栖傥相忆,题字送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