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唐代。晁补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筑城谣为何石首浃作富城即石首也。明代。靳贵。 朝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朝朝暮暮听指麾,役民之力民不知。倏尔百雉临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何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昔敝裤,今锦裾。富城名不虚,岌岌铁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
野步。明代。顾璘。 出郭病身健,还山秋日长。云光漏疏木,岚翠集虚堂。远害愁防虎,全生拟牧羊。那知岩壑外,随步有康庄。
情久长 和外,闰午日追悼韵。清代。屈蕙纕。 裙腰草色,依然梦影和烟远。禁几度、乌啼花落,春去谁管。妆楼重过处,还追忆、笑脸盈盈顾盼。只留得、惊鸿小影,画扇罗衣,云鬓薄、春山浅。旧绣香囊,灯下抵徊看。添怊怅、韦郎老去,芳思浑懒。玉箫虽再世,也要待、一十五年相见。觅西域,胡香四两,愿返芳魂,花更好、月长满。
平泉新筑,葑葑溪奁翠,蔚然深秀。曾是铁翁觞咏地,近种梅花杨柳。
息影抟鹏,雄姿射虎,未肯韶光负。遥山西爽,送青来照尊酒。
百字令·曲石先生拓地筑园奉母阙太夫人,名曰阙园。为赋此解1926。清代。况周颐。 平泉新筑,葑葑溪奁翠,蔚然深秀。曾是铁翁觞咏地,近种梅花杨柳。息影抟鹏,雄姿射虎,未肯韶光负。遥山西爽,送青来照尊酒。佳话韦曲难方,外家腾美,绪衍齐卿旧。况复高堂承乐志,得似魏公眉寿。玉茁庭阶,花迎杖履,彩服娱春昼。书声琴韵,缦亭无此璈奏。
秋夜旅怀。明代。张羽。 命与时相厄,劳生空瘦形。苦吟诗有债,久病药无灵。夜雨和愁落,乡山入梦青。归心逐孤雁,飞过浙江亭。
池上对月。宋代。李弥逊。 卷芦吹散一空云,天面明金挂侧盆。竹柏疏阴浮藻荇,山河清影落乾坤。习家池上酒初漉,越女溪边花正繁。我醉欲眠归未得,纷纷身外不须论。
喜定太学生·题三贤堂。宋代。詹琰夫。 和靖东坡白乐天,几年秋菊荐寒泉。如今往事都休问,且为官司趁酒钱。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宋代。杨万里。 九秩开鸿筭,前春祝寿觞。秦淮作椒柏,锺阜当星香。花压藤舆重,游回绣愋凉。诸台谁有母,羡杀彩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