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罗国,之子岂其后。
害传锦囊书,相地走淮右。
为问何所宗,此法古所授。
卜瀍与卜宅,周孔语非谬。
用能游公卿,所至术辄售。
有时过吾庐,乘间得频扣。
谈诗涉坡谷,说填本爻繇。
是名阴阳家,未可容易诟。
归欤春雨霁,飞花扑襟袖。
遥怜玉笥峰,岿然插天秀。
赠术士罗世忠。唐代。王之道。 春秋有罗国,之子岂其后。害传锦囊书,相地走淮右。为问何所宗,此法古所授。卜瀍与卜宅,周孔语非谬。用能游公卿,所至术辄售。有时过吾庐,乘间得频扣。谈诗涉坡谷,说填本爻繇。是名阴阳家,未可容易诟。归欤春雨霁,飞花扑襟袖。遥怜玉笥峰,岿然插天秀。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宋代。王之望。 寂寂经旬病卧家,起来都不记年华。一声檐上惊秋晚,墙外初联卖菊花。
白水寺。元代。方回。 壁画暗金则,无人犬吠堂。翠苔千古润,玉水一寻方。尘路云蒸火,阴林石凝霜。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
游仙二首 其一。宋代。李彭。 昔日汉公昉,畦瓜真人旁。试此尘外姿,持献分甘芳。神丹为之寿,千里还故乡。劾鼠得被具,妙处固难忘。云生五亩宅,鸡犬亦得将。应持八琼文,往酬九霞觞。
九月朔与诸友醉某子长安邸舍得花字。明代。徐渭。 满庭山色半阑花,觞曲交飞古侠家。肝胆易倾除酒畔,弟兄难会最天涯。不教酩酊归何事,望到茱萸节尚赊。烛暗沟浑都莫虑,近来官道铲堆沙。
欲雪。宋代。耶律铸。 痴云泄泄复溶溶,底事龙公睡起慵。薄暮遥看岩岫失,夜阑空把斗牛封。徘徊天外心无定,撩乱江头色正浓。寄与西风莫吹散,梅花憔悴忆相逢。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清代。商景徽。 妾自承恩初,同心绾双结。灿烂若明霞,流霞不能涅。晨眺漳河流,夜卧丛台月。岂知中道乖,蛾眉坐沦没。春风伴赭衣,秋霞改玄发。镜台宝髻疏,罗裳暗香歇。愿作巫山云,朝朝反宫阙。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 其一。宋代。赵孟坚。 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固是不教花睡著,只愁惊起露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