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闻子瞻重游南山。唐代。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唐代。白居易。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留别都城诸同志二首 其二。明代。徐祯卿。 客有悽悽者,三年歌式微。朅来事原隰,经返旧园扉。昔往被冬裘,今还服春衣。抚景虽云惬,中欢憯以违。出门见芳草,念子忽如饥。
和友人新柳词六首 其四。明代。盛镛。 浅水轻笼影未稠,轻寒料峭晚风柔。只今乍见舒青眼,已惹离人万种愁。
翁中丞南巡歌。明代。王世贞。 自公之昔除烦苛,规调如山刍粟多。居人渐徙虎豹穴,大海欲戢鲸鲵波。片言龃龉辄投劾,安石不出苍生何。归来束书四壁立,岂有蜡屐双青蛾。若耶若镜不足钓,抱膝时时闻啸歌。夷德虽轻犹未厌,以兹颇晚山公荐。西汎三江奏春雪,南驰五岭开炎霰。汉筴恒馀圮上编,齐书尚郁聊成箭。今年五月天山定,圣主推轮飞六传。中丞獬廌铁作冠,宣室麒麟玉为殿。轻裘缓带来东吴,妖氛却扫旄头孤。星辰莽动铁如意,风雨长鸣金仆姑。拊循三军挟貉纩,惕息诸将昂虬须。馀皇万艘
和元厚之平羌。宋代。王珪。 诏收新土凤林东,四百年来一战功。蔥岭自横秦塞上,金城还落汉图中。轻裘坐款无遗策,折箭来庭有旧风。零雨未濛音已捷,不功归旅咏周公。
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元代。张翥。 牧守膺民寄,循良不数公。使君新建隼,御史近乘骢。内府声华著,专城控制雄。老成归物望,清切简宸衷。紫绶盘铜虎,朱幡拥画熊。焚香迎父老,骑竹走儿童。槜李名藩古,勾吴地利通。粤从师次后,俱在震邻中。水暗台隍月,云寒鼓角风。蛮氛犹涨黑,战血未消红。圣主方图治,台司亦即戎。频烦纶綍下,次第甲兵空。公等宜宣力,王臣固匪躬。关防先武备,国计务农功。黄霸徵当最,阳城考欲同。苍旻飘劲气,白日照精忠。万象天枢北,三山海市东。旱龙俄作雨,阳凤已鸣桐。善政风须变,虚襟理自融。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
旧边诗九首 其一 辽东。清代。方还。 铁岭迢迢接锦川,关城三面绕烽烟。春深秣马蒲河北,秋老连营木叶前。沧海旧闻通运舶,金州谁解议屯田。诸军自失横江险,白草黄沙暗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