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观七国吟。唐代。邵雍。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寒食感怀。元代。华幼武。 寒食维舟江上村,临风西望黯销魂。花将春色归流水,云系愁心入故园。丘垄不知谁洒扫,藤萝应复自滋蕃。衰年尚作无家客,只合当时住鹿门。
赠主人。唐代。孟郊。 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分明贤达交,岂顾豪华儿。海有不足流,豪有不足资。枯鳞易为水,贫士易为施。幸睹君子席,会将幽贱期。侧闻清风议,饫如黄金卮。此道与日月,同光无尽时。
寄翁宾暘。宋代。陈允平。 历历长涂谒鲁侯,征尘宁复恋貂裘。江城露冷霜初滑,海谷冰消水欲流。夜月观书徐穉榻,春风听乐仲宣楼。料君频作四湖梦,曾忆孤山有旧游。
忆越州 其二。宋代。张士逊。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馀遗。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竹,散怀吟眺,一任所适。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
浅草犹霜。融泥未燕,晴梢润叶初干。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风还峭,较迟芳信,恰是春残。
庆清朝。宋代。张炎。 竹,散怀吟眺,一任所适。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浅草犹霜。融泥未燕,晴梢润叶初干。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风还峭,较迟芳信,恰是春残。此境此时此意,待移琴独去,石冷慵弹。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醉里不知何处,好诗尽在夕阳山。山深杳,更无人到,流水花间。
越四日供职拜觐慈仁宫谢恩作。元代。周伯琦。 碧树风微紫殿清,衣冠鹄立侍前楹。遗经毕讲陈愚戆,特命中颁拜宠荣。久污清华多士骇,独怜驽怯圣君明。同文昌运齐天寿,誓益涓埃罄此生。
公子行。唐代。徐夤。 十五辕门学控弦,六街骑马去如烟。金多倍著牡丹价,发白未知章甫贤。有耳不闻经国事,拜官方买谢恩笺。相如谩说凌云赋,四壁何曾有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