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祷潜通上下神,恍然佳气一朝新。
隆楼杰阁偏宜晓,杭木残荄尽变大师傅。
有客裁诗传锦段,谁家度曲试朱唇。
相思不得相从乐,虚作箕嵩无事人。
再和昌言喜雪。唐代。韩维。 精祷潜通上下神,恍然佳气一朝新。隆楼杰阁偏宜晓,杭木残荄尽变大师傅。有客裁诗传锦段,谁家度曲试朱唇。相思不得相从乐,虚作箕嵩无事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出都门别黄虞六。明代。黎遂球。 杜宇声催复鹧鸪,临岐宁惜酒频呼。城东老母难知佛,塞北佳人易嫁胡。信有明珠迎按剑,漫因红粉笑当垆。年年陌上频相见,只恐罗家别有夫。
将之临朐答大司马王公赠别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绿野堂前醉别觥,春林好鸟自嘤嘤。不同赋鵩忧时命,却喜登龙署姓名。此日孤琴随鹤远,他宵明月怅乌惊。祇应有待开东阁,会听彤墀曳履声。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明代。施渐。 静里心常觉,尘中人岂知。柴门独掩后,春草复生时。泽国为渔晚,江湖好道迟。总能谈寂寞,只费子云辞。
和乔尹四绝 其四。宋代。何梦桂。 剩得閒身野渡舟,风霜两鬓岁华流。人间万事邯郸梦,休记行藏去倚楼。
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元代。王奕。 搔首倚薰风。一幅画图尘土中。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谁绞香车起蛰松。岁月去熙丰。世味人情自淡浓。春去春来墩不竞,匆匆。蜀水吴山血又红。
夜坐 其一。明代。陈献章。 半属虚空半属身,絪缊一气似初春。仙家亦有调元手,屈子宁非具眼人。莫遣尘埃封面目,试看金石贯精神。些儿欲问天根处,亥子中间得最真。
挽陈运管安人孙氏。宋代。薛嵎。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题三杰四首 其二 萧何之二。元代。叶颙。 独收相府旧图书,形势高低尽得知。镇抚关中成帝业,沛公马上岂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