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区区到白头,一生宁肯顾恩仇。
双凫乘雁常深愧,野马黄牛亦过忧。
岂是林泉堪佚老,祇缘蒲柳不禁秋。
始终幸会承平日,乐圣唯能击壤讴。
林下书怀。唐代。杜衍。 從政区区到白头,一生宁肯顾恩仇。双凫乘雁常深愧,野马黄牛亦过忧。岂是林泉堪佚老,祇缘蒲柳不禁秋。始终幸会承平日,乐圣唯能击壤讴。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
杜衍。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童二树画梅歌。清代。邵大业。 先生画梅如画龙,头角鳞爪森玲珑。千枝万枝一气下,奔走雷电驱长风。先画大干如截铁,细柯旋出摇青铜。冻皴堆作盘错势,拳曲臃肿骄苍松。攘臂奋腕绕席走,笔欲落纸神飞空。须臾云气满四角,淋漓乱点寒花丛。澹者欲傍竹篱径,艳者忽近珠帘栊。繁英粲粲俨列屋,孤蕊脉脉嗟离宫。就中五出未全出,将开不开春冲融。踔厉奋发初挂敌,卒收险怪归中庸。一时观者齐叫绝,彭门刺史心则忡。忆昔曾作吴下守,讨春直到东圌东。元墓石壁十里许,疏罗密织交纤浓。瞥眼一别十六载,索笑但有清梦通。间亭更忆林处士,俗骨欲换知无从。晴窗喜见大泼墨,置身如在孤山峰。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画梅画骨兼画气,破万卷入青蒙茸。张之高堂日坐卧,纵有庚尘乌能攻。只恐破壁欲飞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赠王九鼎还五峰。明代。吴与弼。 四年三度款柴荆,更笃良朋永夜情。别恨又添他日梦,生涯何处一浮萍。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四。元代。杨允孚。 卖酒人家隔巷深,红桥正在绿杨阴。佳人停绣凭阑立,公子簪花倚马吟。
婪尾筵开倍惜春,蓬莱清浅早扬尘。梦馀北海编新录,岭外东坡感旧因。
却听红牙多换羽,难逢白发尚联茵。摭言漫与添新话,朝士贞元更几人。
甲子暮春粤东门生公宴犹举承平时团拜旧事感赋呈裴韵珊前辈兼示诸生。清代。夏孙桐。 婪尾筵开倍惜春,蓬莱清浅早扬尘。梦馀北海编新录,岭外东坡感旧因。却听红牙多换羽,难逢白发尚联茵。摭言漫与添新话,朝士贞元更几人。
赠别李教授亭赴五羊先往馀饶觐省。元代。范梈。 行色动西风,乡心去住同。诸生五岭外,之子大江东。且羡还家鹤,无愁度海鸿。若逢天上使,书记莫匆匆。
发家书。唐代。王质。 别乘非为辱,江陵稍近家。牙绯虽滞色,头白亦增华。见说堂前竹,胜如屋角花。脱身归到得,馀事总尘沙。
碧落惊寒雁影疏,东窗月上捲帘初。已成雾雨南山豹,须化风雷北海鱼。
午夜偏能娱盏斝,三冬知不废琴书。明朝我试来相访,一榻清风醉梦馀。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 其二十三。明代。倪谦。 碧落惊寒雁影疏,东窗月上捲帘初。已成雾雨南山豹,须化风雷北海鱼。午夜偏能娱盏斝,三冬知不废琴书。明朝我试来相访,一榻清风醉梦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