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空山里,松门昼亦关。江乡千里隔,天地一身閒。
听雨多临水,看云长傍山。自今幽思熟,无复叹时艰。
客居三首 其三。唐代。戴良。 寥落空山里,松门昼亦关。江乡千里隔,天地一身閒。听雨多临水,看云长傍山。自今幽思熟,无复叹时艰。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次韵张子文中秋夜月。宋代。韩驹。 平湖下明月,湛如奁湿银。遥怜钟陵客,卧看繁台云。我欲故山去,向来车已巾。淹留属中秋,顾愁愁单身。停杯问青天,谁驾此玉轮。分光到蓬屋,殷勤月夫人。张郎嗜读书,佔毕闻比邻。胡为叹今夕,长歌击匏尊。似君岂终穷,努力逢休辰。他年和此唱,寄我东南垠。
题金沙驿。宋代。黄公度。 闽越饱溪山,何如蜀道难。驿行仍怯岭,舟驶复忧滩。行李三秋杪,居民百战残。今宵投宿处,茅店倚层恋。
六十自遣六首 其四。清代。周在镐。 生平不解发牢骚,气概元龙窃自豪。舐犊老牛私愿慰,失群孤雁唳声高。颜因中酒红生晕,鬓似经霜白到毫。光霁胸襟师我祖,别无家法示儿曹。
奉留楚金长老。宋代。黄庭坚。 但将饭向无心椀,自有人扶折脚铛。不用重寻旧巢穴,胡蜂窠挂万年藤。
病夜。清代。周景涛。 摵摵复摵摵,败叶檐阶迸。冻蝇见火舞,候虫切身劲。寒气登床帏,裘被莫与竞。缩猬听晨鸡,更点未可竟。偶然披衣坐,斜月入窗映。是时心转空,一室见白净。旬月不出门,已适适懒惰性。会当齐彭殇,安问贫耶病。跏趺数鼻息,耸肩索苦咏。醒眼直到明,玄鬓应满镜。
立春绝句二首 其二。宋代。朱淑真。 喜胜春幡袅凤钗,新春不换旧情怀。草根隐绿冰痕满,柳眼藏娇雪影埋。
长安新柳。唐代。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