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香中水没篙,沙平草软恣游遨。江湖真隐今谁在,画里衣冠亦自高。
孙隐居春洲图 其三。唐代。宋褧。 杜若香中水没篙,沙平草软恣游遨。江湖真隐今谁在,画里衣冠亦自高。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代。廖匡图。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岁除前一日病中作。宋代。王洋。 客寄他年又一乡,椒花随兴饮杯长。病疑寒健销阴脉,愁怯苍宽笑酒觞。去往自知身老大,经过长恨岁穷忙。眼前儿女陪欢悦,年少从教中自强。
元日恩赐柏叶应制(景龙四年)。唐代。李乂。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送海阳李朝芳盛子顺二生还乡。明代。湛若水。 千里徵文到五羊,风飘衫袖来双双。知君不止徵文意,静坐天关一悟堂。
送刘与清大司寇致仕还吴。明代。王缜。 三朝耆旧声名在,七十风霜鬓发新。自信功成须退步,力将衰朽乞闲身。凫鸥惯识尚书履,星宿常悬执法臣。从此东吴多故事,林泉又有一高人。
初闻倭警有感。明代。柳应芳。 东夷海外播风烟,回首扶桑氛祲连。白羽插书传幕府,黄金刻印拜楼船。朝廷欲问来王日,父老曾经入寇年。辛苦折冲胡少保,永陵一诏至今怜。
与竹为二陈进士乃尊题。明代。陈烓。 先生高想超尘俗,蒋径新开十亩园。期与此君同节操,每寻幽处避嚣喧。风来小院声敲玉,雨过前山翠绕轩。昨夜春雷耸头角,龙孙无数出东垣。
再游洞神宫怀邵羽人有感。唐代。李中。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峰头鹤去三清远,坛畔月明千古秋。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