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杨柳枝五首·其二。唐代。牛峤。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昔日的吴王宫里,柳色总比别处深,一簇簇鹅黄的细丝,如阳光洒下万缕黄金。
不服那钱塘的苏小小,她为什么哟,偏偏要去松树下,与情郎缔结同心。
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色偏深:指柳树多而色浓郁。
万缕金:指柳枝上初发嫩芽,似万缕金黄。
“不愤”二句:意谓真是不服气为什么钱塘的苏小小要在松树之下与心上人结同心。不愤,不平,不服气。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古乐府《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骆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参考资料:
1、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
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22-223
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85-86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不过,这首词的意味还不止于此。它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杨柳枝柔,本来是可以绾作同心结的,但苏小小却和她的情人为何不来柳下。刘禹锡《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原来柳下结同心,乃有与情人分别的寓意。而松柏岁寒后凋,是坚贞不渝的象征,自然情人们愿来其下结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将宫柳暗喻宫人之意的话,那么“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就不但不是贬抑,反倒是是羡慕乃至嫉妒了。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猛虎行。明代。韩洽。 虎欲异群虎,舍山而渡湖。自失险阻窟,托身就菰芦。村落齐戒严,邻保相招呼。耰锄代戈矛,勇锐当先驱。爪牙岂不猛,其如处世孤。奋斗亦良久,力尽乃告殂。锦斑毙野草,割剥无完肤。嗟彼田舍儿,曾非卞庄徒。何乃百兽尊,轻身死庸夫。万类固并生,所宅各有区。一朝处非据,适足亡尔躯。持此告群虎,毋若此虎愚。雄长山林中,贲育孰敢图。
先君讳日。明代。庞尚鹏。 凝尘满座昼沉沉,帘捲炉烟柏府深。爱日独悬千古恨,看云徒负百年心。鹤来华表当空见,霜落寒乌倚树吟。记忆平生忠孝语,蠹书犹在泪沾襟。
诗偈 其一三八。唐代。庞蕴。 唯有一门无钥匙,伸缩低昂说是非。但能宣得无生理,善巧方便亦从伊。
往予经贵筑严镇宁苏普安各留欢信宿别忽十载二君皆泉下人矣流涕赋此。明代。陈克侯。 此日山河色,垆头不可凭。壑舟潜并徙,郡阁傍谁登。世路深惊骨,交情倍拊膺。重过金筑路,千嶂暮云凝。
趋府。清代。郑孝胥。 朝官酸黠饰文儒,外官猾鄙矜走趋。营营逐逐各自喜,风气所域无贤愚。江南今日信仕国,脚靴手板尤睢盱。嵯峨高牙坐开府,辕门千金阗肩舆。晓风霍霍日照旆,排头竞进纷冠裾。分庭塞坐交耳语,飞钳巧谍咸有图。少年票姚逞眉睫,羸老答飒拈髭须。大臣欠伸日加午,倏忽溃散随仆奴。汹汹一鬨竟何取,宁有智虑裨吁谟。造物著吾百僚底,饱看颇得言其粗。尔曹亦自关世运,吾属为虏深可吁。
寿吴太夫人。明代。王世贞。 隆万之际朝家清,婺星德星相映明。京兆隽媪古来几,河南吴公天下平。北堂进匕晓色动,西母戴胜秋风轻。纵无海筹祝景算,雅有彤管书峥嵘。
采白朮。宋代。梅尧臣。 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白朮结灵根,持锄采秋月。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