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寄寒衣想张郎,空僝僽,缄书在手,写不尽绸缪。
修时节和泪修,嘱咐休忘旧。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儿都有个因由:这袜儿管束你胡行乱走,这衫儿穿的着皮肉,这里肚常系在心头。
【中吕】普天乐 其十五。唐代。关汉卿。 远寄寒衣想张郎,空僝僽,缄书在手,写不尽绸缪。修时节和泪修,嘱咐休忘旧。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儿都有个因由:这袜儿管束你胡行乱走,这衫儿穿的着皮肉,这里肚常系在心头。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过通州。明代。袁宏道。 白舫绿油扉,多时梦亦稀。浪中丹雉见,郭里水禽飞。古寺荒何代,空杨瘦十围。四年一带水,三度断肠归。
鹧鸪天·赠吴敬之。近现代。章士钊。 少与梅江共一尘。老来同作乱离身。东吴文学萧疏甚,买醉长安不计春。伤往事,怕重论。眼中岸帻拂棋人。长公白首初数见,四海当时狎颖滨。
酬曾学士子棨见赠复职之作。明代。李祯。 放逐仍居患难中,三年执役梵王宫。病来短发逢秋白,老去衰颜借酒红。心似葵花倾晓日,身同树叶感霜风。杜陵花竹频生梦,但觉阳春处处融。
凤栖梧。宋代。惠洪。 碧瓦笼晴烟雾绕。水殿西偏,小立闻啼鸟。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道骨不凡江瘴晓。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爆暖酿寒空杳杳。江城画角催残照。
登乐游原寄司封孟郎中卢补阙。唐代。羊士谔。 爽节时清眺,秋怀怅独过。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
初寒老身颇健戏书。宋代。陆游。 一身百病老难支,病减身轻偶此时。窗暖不妨聊假寐,囊空久已罢招医。山炉巉绝香生岫,鏊研坡陀墨满池。个里生涯君莫厌,痴人至死不曾知。
乞风行。清代。周凯。 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