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孝丐。唐代。佚名。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曾经在吴地乞讨。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数都不吃,把它储存在一个竹筒中。看见的人都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时间长了,就有人问乞丐这是为什么,乞丐说:“我还有老母亲在世,(这些食物)将要送给她。”有好事的人想偷看事情的究竟,于是跟随乞丐。走了几里路到了河边,竹树掩盖映照在一片柳阴下系着一叶小舟,小舟虽然很破旧,但是很干净。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坐在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亲吃的时候,他就唱歌,表演儿戏,使母亲高兴,等母亲吃完了才做别的。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没有乞到,十分疲惫,有一个叫沈孟渊的看他可怜给他食物,但是乞丐宁可饿着也要先给母亲吃,这样过了多少年后,乞丐的母亲去世了,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听说乞丐说自己姓沈,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
尝:曾经
诘:责
许:左右
颇:十分
如:比得上
尝:曾经
贮:储藏
吴:古名地,今江苏浙江一带
诘:问
奉:同“俸”。双手相持,表示尊敬。
遗:送
哀:为....感到可怜
俟:等到
...
佚名。
与潘王二丈同游南康郡圃致爽亭。宋代。陈宓。 瀑秩秩而可闻,山靡靡而旁绕。待皓月于台端,睇明河于木杪。
次韵用常有怀见寄兼送三儿失举还京因以自叹之作二首 其一。明代。顾清。 茅屋藜灯对雨然,小桥西畔竹篱边。天涯莫道浑忘却,久矣西斋一榻悬。
军中遗稿 其九。明代。张家玉。 忆昔悬帆出建阳,桥头卜肆尚传芳。而今不管天人数,却笑劳劳谢侍郎。
送王载之。金朝。段成己。 鞍马丁年事远游,北州未稳复南州。胸怀落落冯驩铗,尘土翩翩季子裘。击筑悲歌增感慨,倒瓶浊酒浣离忧。一编笑我衡茅底,坐送光阴到白头。
陈遂乡有墅在枫亭扁日廛山求诗寄之。宋代。陈宓。 溪山镇日不离门,一市人家自寂喧。居士本非为素隐,小窗端合胜华轩。同时桃李惊开蚤,晚岁松篁喜独存。我最爱山思觅暇,袖琴来听玉潺湲。
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
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新诗旧记相伯仲,石门平湖若先后。
文信国公祠唐云麾将军李秀残碑用坡公石鼓歌韵柬椒堂京兆。清代。张祥河。 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新诗旧记相伯仲,石门平湖若先后。堪嗟六碍留止二,何异石鼓文存九。笔陈希踪大令王,姜芽敛手九和柳。当年范阳镵翠珉,兀峙秦中望珠斗。两书云麾最惬心,千载风生见回肘。世间神物有通塞,一则亭台一蒿莠。良乡博士乃瞽天,闽人董生真石友。重毡遂喜辇驼背,大药终非弃马彀。模糊镜上骞凤鸾,漫漶行间杂科蚪。光价腾时始完平,咏歌纪事惟商耇。繄公直节著开宝,不顾群奸互唧嗾。信国丹忱共日星,神祠素壁依尊卣。升香肃肃来生徒,奏鼓蓬蓬警蒙瞍。观经何啻门鸿都,阙字难稽山岣嵝。依稀圆壁瓦砾残,洗刷清泉尘网厚。大梁携归一已私,前尹流传万历某。墨华古月宜碧空,宦橐黄金等乌有。何如艺苑示戈磔,顿使幽岩脱械杻。坚贞不碍砺角牛,巧诈还当嗤瓦狗。延陵微意寓激劝,柴市忠魂得配偶。方今太平任儒术,起化黉宫首善首。正气堂堂式仰瞻,伪学纷纷亟攻揞。读书益智文可绎,广孝移忠义有取。欧阳集录富金石,昌黎进解磨光垢。真贻模概国士资,况置豆笾官吏守。珊瑚不减交柯珍,杞梓无妨数尺朽。岐阳高唱凤翔和,欲附长篇此同寿。
送佘通判 其三。明代。杨士奇。 吏胥无复到乡村,諠杂何曾及县门。岁岁年年比今日,邑人常戴府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