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唐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参考资料:
1、马汉彦.唐宋绝句选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01月第1版:190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唐代。李商隐。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临江仙 寄倦鹤渝州。近现代。姚鹓雏。 问讯嘉陵江畔客,载愁重泊吴船。一溪清水且留连。残梅飘作雪,寒日淡于烟。一昨抽簪容佚老,草堂合住词仙。伴人明月几回圆。蛮花巴子国,灵雨蒋侯山。
卜算子 水仙。清代。王国维。 罗袜悄无尘,金屋浑难贮。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凌波去。独自惜幽芳,不敢矜迟暮。却笑孤山万树梅,狼藉花如许。
酬信仲见和二首。宋代。胡寅。 数篇新雨意,真见古人情。当拜王灵及,非关祀事明。雷声空自碾,云气不相并。试为驱潜物,安能役鬼兵。晓来闻鹊唶,座上扫蝇营。地脉沾濡遍,天心赋与平。远惭白水政,坐想有莘耕。各竞千峰秀,谁平两港争。稻花重扑扑,莲脸更盈盈。但欲禾麻穟,无令栋宇倾。教心蘧叟化,官况伯夷清。霁电金蛇掣,晴霞绮凤横。仙人归缥缈,诗客思纡萦。句屑余霏妙,人涵晚吹轻。故园三径绿,新水半篙生。遂有乘槎兴,秋风白玉京。
雪。清代。李锴。 我生匪兕虎,乃与旷野俱。束发绝大幕,二十临淮徐。江湖系人迹,今者犹饥驱。飞蓬实自振,飙风汝何诛。寒雨变雪霰,层冰合泥涂。周行昧己失,行李杳绝无。将投逆旅息,主前辞仆夫。岂不敬爱客,秣马无生刍。
晚登献花岩小星槎。明代。安希范。 临高徙倚一麃栏,虚槛平收色界宽。天阙楼台疑蜃结,帝城形胜信龙蟠。僧归萝径炊烟暝,客坐松寮落日寒。寂寂禅房孤磬发,轻风断续度旃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