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浣溪沙·桂。唐代。吴文英。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上片“曲角”三句咏桂。言桂树似新娘般的深藏在曲径深处,不露她的真面目。她好像又在哀愁枝上的花蕾将由白变黄,这就好像是人的年齿徒长,青春难再一般。“玉骨”青春的象征;“愁黄”年岁渐长,青春难留之愁也。此非花愁,而是词人之愁。可是在这八月中,又只有那一树桂香独占秋景。一“占”字,突出了桂花的风光。结句盛赞八月桂花。
下片“夜气”三句,由桂花联想及人。言闺中少妇独身难眠,秋夜寂寞更添绵绵愁思。人虽是直至深夜才傍枕,但却辗转反侧,越想越是清醒,以至于一夜无眠。可是清晨时她却又懒于开窗起床,因为反正起来后也是无所事事,所以不妨再睡睡懒觉罢。这种形孤影单的生活,分明就是月中嫦娥在地上的翻版。“月中孀”,即指孀娥,因嫦娥弃夫奔月,独守广寒宫,故云。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诗偈 其一三六。唐代。庞蕴。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游仙都观五首。宋代。吴芾。 人已乘龙去不还,尚余双鹤不知年。坐来顿觉尘寰隔,始信壶中别有天。
寿丰城范处士。唐代。陈政。 先生清隐处,孺子昔曾游。山近云生户,江空月映楼。飞觞迎媚景,展席俯清流。轩冕元无梦,何须范蠡舟。
逃暑。清代。国梁。 结庐俛澄波,妙与前山值。好风起菰蒋,骄阳散薜荔。长林绿天垂,怪石云根坠。荷珠凝幽香,松涛破残睡。散发坐回磴,万木落寒吹。晨露午未晞,碎滴逐鸟翅。有时临清漪,掬月弄空翠。濯足见长胫,鹭立逢鱼忌。随意读道书,信步过僧寺。琴从樵夫听,酒共渔父醉。因之得静机,何处容尘渍。劳劳念征夫,冲暑鞭疲骑。侯门谁家子,日中候通刺。
临刑诗(璠不知书,时以为鬼代作)。宋代。陈璠。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