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阳关三叠。唐代。柴望。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蕊香 废庵访桂。清代。易顺鼎。 莫问黄絁翠帕。佛火苔尘同化。冷香不共万红嫁。依旧年年开也。斜阳尚瞷朱扉罅。飘残麝,广寒闻道月明夜。终古无人系马。
出八达岭。金朝。刘迎。 山险略巳出,弥望尽荒坡。风土日巳殊,气象微沙陁。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作诗无佳语,以代劳者歌。
和张蒙山韵。宋代。释宝昙。 老觉溪深杓柄长,举头三晏目无光。试寻西陌东阡去,却得南窗北户凉。好鸟关心浑是梦,明珠论斗不胜量。束书莫作痴儿事,一瓣先师未了香。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宋代。刘克庄。 谷贱如泥未一年,那堪四野复焦卷。亢桑姑射神通小,惟有君侯立动天。
挽何与时。宋代。李石。 留滞周南隔要津,尚余家传付坚珉。才高未觉儒冠误,句好仍传乐府新。诸子尚能频屈指,一门今有几朱轮。吾乡水镜君尖恨,耸壑昂霄会有人。
和柑字韵。元代。顾瑛。 一饮宁辞十日酣,浊醪到手味偏甘。新诗谩赋宫槐陌,好事争传海岳庵。霜后两螯看紫蟹,樽前一味出黄柑。料应堂北梅花树,今岁开时只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