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
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二。唐代。李廌。 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庶人挽歌辞。魏晋。陆机。 死生各异方。昭非神色袭。贵贱礼有差。外相盛已集。魂衣何盈盈。旟旐何习习。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灵轜动轇(左车右蒭)。龙首矫崔嵬。挽歌挟轂唱。嘈嘈一何悲。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回。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念彼平生时。延宾陟此帏。宾阶有邻迹。我降无登辉。
过中岩渡月出峨眉山上。宋代。程公许。 返照中岩渡,峨眉分外清。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初月。唐代。杜光庭。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雪晴登阖闾城。明代。郑善夫。 屯车阖闾城,北风吹我缨。残雪辉远山,牛羊缩郊坰。四望靖氛祲,何以烽火明。荆豫复梗化,巴渝未休兵。东方乱新定,讵可言太平。淮蔡连齐梁,繁华转凋零。新鬼夜群啸,贪攘日相乘。阛阓少人烟,狐兔行其庭。向来膏腴地,眼见白草生。白草何田田,不足饱蝗螟。县吏尚夏楚,馀民死诛征。我生夫何为,罹此百忧并。拔剑出故里,捧心向明廷。八月过沛水,长路愁榛荆。宵雨恻野哭,晨风起鸡声。空日积悲愤,岂不怀志诚。承乏下三吴,伏枕惟独醒。遭逢想马周,■然惭匡衡。客从北方来,因之问神京。狸鼪宣慢慆,凤麟多自屏。荃蕙委厥美,艾榝朝盈盈。语罢各掩涕,使我心逾怦。捐佩遗故人,答我非众馨。媒拙终受诒,好修谁共成。吴侬亦有谣,辛酸不忍听。东门有瓜场,予亦将归耕。迟迟俗士驾,望望灵修情。
题倪元镇春林远岫图四首 其一。元代。郯韶。 杏花帘幕看春雨,深巷无人骑马来。独有倪宽能识我,黄昏蹑屐到苍苔。
白云泉煮茶。元代。韩奕。 白云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追寻能自远师来,题咏初因白公语。山中知味有高禅,采得新芽社雨前。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云间泉。物品由来贵同性,骨清肉腻味方永。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