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策第拜殊恩,一日声名四海闻。黄甲共推名进士,青衫独识老参军。
唫鞭细袅清苕雪,游屐閒穿古弁云。从此风流多胜集,好将馀论起斯文。
送吴叔巽赴湖州录事。唐代。朱晞颜。 汉廷策第拜殊恩,一日声名四海闻。黄甲共推名进士,青衫独识老参军。唫鞭细袅清苕雪,游屐閒穿古弁云。从此风流多胜集,好将馀论起斯文。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
朱晞颜。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初夏偶感。清代。陈忠平。 弄柳莺馀二月歌,悄然暑逼懒人窝。难从网络消长昼,欲借清凉到碧柯。卜雨问云云不语,枕书寻梦梦如何。最怜蚊蚋俱成器,尘世喧嚣渐次多。
长门怨。南北朝。费昶。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梅花集句 其一一二。金朝。李龏。 南枝先暖北枝寒,便领东风到世间。宝髻斜簪光照座,暗香终不似孤山。
七律诗咏齐云山。明代。唐寅。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答黄鲁曾。明代。祝允明。 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惠音阻良觌,叹息避炎威。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禹碑歌。明代。杨慎。 神禹碑在岣嵝尖,祝融之峰凌朱炎。龙画傍分结搆古,螺书匾刻戈锋铦。万八千丈不可上,仙扃灵钥幽仄潜。昌黎南迁曾一过,纷披芙蓉搴水帘。天柱夜瞰星辰下,云堂朝见阳辉暹。追寻夏载赤石峻,封埋古刻苍苔黏。拳科倒薤形已近,鸾漂凤泊辞何纤。墨本流传世应罕,青字名状人空瞻。永叔明诚及浃漈,集古金石穷该兼。昈列箴铭暨款识,横陈
故两浙运使李公挽诗 其一。元代。赵孟頫。 昔我閒居日,公来作守时。敝庐曾寓止,暇日每娱嬉。篆籀传书法,弦歌送酒卮。情亲自兹始,岁晚辱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