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高生倜傥磊落英妙年,春秋五道落笔顷刻如流泉。
胸中云梦已八九,腹里琅玕俱洒然,昨日战胜如登仙。
仙棹西游拾青紫,巨眼青春阅才子。五色云中得桂枝,联袂看花杏园里,君家叔父闻应喜。
赠龙门高十六沂应会试。唐代。王恭。 龙门高生倜傥磊落英妙年,春秋五道落笔顷刻如流泉。胸中云梦已八九,腹里琅玕俱洒然,昨日战胜如登仙。仙棹西游拾青紫,巨眼青春阅才子。五色云中得桂枝,联袂看花杏园里,君家叔父闻应喜。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如梦令 其二。唐代。白居易。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答诸贞壮。清代。郑孝胥。 如许元规尘污人,能来暂对共悲辛。奔车未必无尼父,中坐何曾见伯仁。隐几市声消晚日,穿廊禅客动比邻。看君玉貌平原客,心胆轮囷岂帝秦。
凉秋湖上过雨。作意回商素。暗绿翻轻盖,萧然姑射俦侣。妆脸宜淡伫。红衣妒。步袜凌波去。
异香度。天教占断,风汀月浦烟渚。纤尘不到,梦绕玉壶清处。多少芳心待怨诉。无语。飞来一片鸥鹭。
隔浦莲(咏白莲)。宋代。曾觌。 凉秋湖上过雨。作意回商素。暗绿翻轻盖,萧然姑射俦侣。妆脸宜淡伫。红衣妒。步袜凌波去。异香度。天教占断,风汀月浦烟渚。纤尘不到,梦绕玉壶清处。多少芳心待怨诉。无语。飞来一片鸥鹭。
秋坐碧玉楼偶成。明代。陈宪章。 造次中秋过,商量九日来。诗将秋景澹,菊共老人开。时节陶潜醉,江山宋玉哀。平生沧海意,不受白鸥猜。
深冬积暖乍寒。宋代。曾丰。 冬令将终尚未霜,伏阴犹强逊愆阳。连旬逗暖日骄放,半夜邀寒风怒张。虫不开关平引退,木无背本隐归藏。道消固自有时长,世事那由得汝忙。
雪窗夜读图为沃饶文裕。明代。张宁。 万树阴沈雪乍晴,两峰寒寂涧流声。玉京有路春何处,银海无波几变更。明月到窗松火尽,斜风穿榻苧帏轻。残编未了清无寐,不为梁园赋不成。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元代。揭傒斯。 都门落叶满,游子去京畿。忍听《离鸾操》,遥逐秋鸿飞。愁霜晓入镜,泪雨夕沾衣。烟树黄河岸,风帆采石矶。平沙回渺漫,寒雨暧熹微。客心閒转切,乡书近却稀。梦闻儿女泣,行将僮仆依。窃慕漆园放,谁云潘岳非?乘涛惯不险,回江望若围。武昌未易到,更向岳阳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