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春日病中寄何汉萧亮。明代。戴琏。 愁来独卧小窗西,竹坞林深尽日迷。芳草一庭花自落,暖风三径鸟空啼。昌黎宰相书难上,司马都桥柱懒题。同学少年多显达,不妨岩壑老幽栖。
青楼怨二绝同用楼字 其二。明代。王禹声。 银筝玉腕竞风流,侠客春游处处楼。荡子不来天又暮,合昏花暗使人愁。
林公。唐代。灵一。 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唐代。全祖望。 历年二百无书恙,天下储藏独此家。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送姚子中参政江浙行省。元代。宋褧。 文学蜚腾早,中朝践履多。嘉谋思妥帖,直道忍媕婀。物议和□□,钧陶□岳峨。凤池春入幕,象魏晓鸣珂。蕴藉登醇酒,辉光厉太阿。久劳裨国政,暂出省民疴。眷注恩何厚,操持行不颇。牙旌辞紫禁,鹢舫下黄河。竹树供图画,江湖入咏歌。金山访兰若,赤岸击牂牁。馆传虽丰饰,登临得几何。自公方变鲁,视事肯随酂。保障逾闽海,征财及茗鹾。民居散鸿雁,水患助蛟鼍。恤匮施仁泽,搜贤置礼罗。赠言徒感激,报政敢蹉跎。去国时宁久,辞乡语渐讹。殊方善调御,趣召鬓双皤。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宋代。司马光。 煜炝屏星驾,迢遥婺女区。岚光晴向背,溪溜暖萦纡。万室鸣机杼,千艘隘舳舻。若逢耆旧问,能说隐侯无。
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宋代。洪咨夔。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一声提壶庐。四顾丛薄幽。诘屈九曲屏,突兀十二楼。泉流涧级峻,云起峰阴稠。左摩紫髯兕,右拂苍鳞虬。牵衣憩更好,拥策登三休。上呼笙箫侣,下瞰锦绣州。豁落不平事,消融无涯忧。太极浩初判,此山郁相缪。几人记曾来,老苔蚀琱锼。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有酒且湑我,羲娥雪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