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唐代。元好问。 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舍南杂兴。宋代。陆游。 淅淅暮风生,晖晖残月明。开门喜闲望,扶杖得徐行。霜薄树多绿,泉流沟有声。儿童殊可念,画地作棋枰。
静安八咏录三 其一 陈桧。元代。钱岳。 上方双桧郁岧峣,不逐祯明玉树凋。云拥鹤巢溟海暗,火枯龙骨艮宫摇。深根入地应千尺,老干擎天已十朝。夜半木精听说法,昔年亡国恨都消。
道旁稚子。宋代。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寄答陈公衡仪部时在忧中。明代。卢龙云。 岁月风尘可易逢,都门空忆旧游踪。官仍抚字甘留滞,署有清华待秩宗。海畔买邻千树隔,郢中传调八行封。百年礼乐须今日,早别松楸向九重。
诗偈 其九十六。唐代。庞蕴。 雾重日难出,云厚月朦胧。有心求觅佛,昼夜用心功。见梦言将实,闻真耳却聋。群贼当路坐,道理若为通。见性若玲珑,多求说处通。取他凡圣语,到头浑是空。
虞美人·清尊黄菊红萸佩。宋代。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