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弄明月,风露发新警。心空无一尘,万竹扫清影。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一。唐代。元好问。 溪上弄明月,风露发新警。心空无一尘,万竹扫清影。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送按察使郭智之福建。明代。杨荣。 圣朝建百职,风纪任匪轻。外台掌一面,郡邑瞻仪刑。自非英特流,是职良难胜。郭君京畿彦,擢桂当妙龄。遂峨獬豸冠,正笏居明廷。丹心照白日,逸气凌青冥。乘骢道途肃,揽辔污浊清。鹰隼戾霄汉,歘使凡鸟惊。以兹荷优擢,出入被恩荣。朱衣面黼扆,锦带腰间横。奉命镇关陕,惓惓效忠诚。边堠息烽警,民物俱安宁。暂息九霄翮,高秋再骞腾。七闽在南服,宪度虚鉴衡。喜君膺荐拔,告别今戒行。风清残暑收,雨霁凉气生。画船泛清波,一日千里程。暮发广川驿,朝过下邳城。苏台月先白,钱塘潮正平。行行抵闽粤,下车振英声。林薮断豺虎,海岛绝鲵鲸。令行群邪伏,心正公道明。定知惠爱洽,不负知己情。永保松柏操,岁晚长青青。
月夜登乌目峰。明代。桑琳。 凭虚直上最高峰,银汉无声露气浓。万国山河明有月,四山松桧静无风。吹笙便欲招黄鹤,过海还须驾玉虹。醉吸素华餐沆瀣,此身如在水晶宫。
渡江云。清代。王策。 被东风捲到,零星旧事,都入五更心。碧纱窗里梦,还是年时,做了不曾寻。羸形久已无魂守,悉听寒侵。算浑如、空房蜡烛,有泪背人淋。难禁。摘梅情事,斗草风光,付冷香残枕。剩墙边、柳花拍拍,燕子愔愔。红灯絮语凄然处,那时节、早料而今。单不道,音书也恁销沈。
次韵答骆亦至。明代。卢若腾。 茅斋来胜友,如挹古人风;苦节死生外,孤踪儒、释中。无诗不爱国,有策足平戎;知尔怀悲愤,逃空未得空。
送黄符鼎奉表入京 其一。明代。陈邦彦。 万国欢承锡类新,诏从丹峤礼元臣。对扬漫道长安远,咫尺威颜在紫宸。
次韵张仲通水轩。宋代。王安石。 池雨含烟暝不收,草根长见水交流。爱君古锦囊中句,解道今秋似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