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招饮,恨还丹、不至人间豪杰。南渡衣冠多励集,萧洒兰亭三月。陶冶襟灵,留连光景,觞咏今无复。黄垆虽近,老怀空感存殁。谁办八表神游,古来登览,此日俱湮没。天景云光摇醉眼,兴在珠宫瑶阙。布席崧台,脱巾石壁,散我萧萧发。短歌悲慨,海涛响振林樾。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唐代。元好问。 小山招饮,恨还丹、不至人间豪杰。南渡衣冠多励集,萧洒兰亭三月。陶冶襟灵,留连光景,觞咏今无复。黄垆虽近,老怀空感存殁。谁办八表神游,古来登览,此日俱湮没。天景云光摇醉眼,兴在珠宫瑶阙。布席崧台,脱巾石壁,散我萧萧发。短歌悲慨,海涛响振林樾。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唐代。刘沧。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同马止斋刺史游澄怀园作并呈何根云张小圃两同年。清代。朱琦。 广厦须大木,偏弦难独张。翰林育才地,澄怀玉为堂。林木湛清华,池荷生暗香。员峤多仙人,云鹤方高翔。明霞招我餐,出郭航酒浆。尘缨此暂濯,心与水月凉。老儒抱琴来,慨然弹清商。仿佛听颍师,浮云忽飞扬。
过雨道上忆及仙鬼有能诗者戏拟二首 其一。明代。谢与思。 夜半乾坤雨洗沙,苍山万点是吾家。偶然爱弄秋江色,笑泛一枝芙蓉花。
游栖贤寺入万松关过三峡桥。明代。黎贞。 传者不足信,携琴直到山。虹横三峡水,云锁万松关。景到个中极,心从静处闲。湛庵大颠老,聊得共跻攀。
咏美人看画诗。南北朝。庾肩吾。 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大姑谣。宋代。郑洪。 大姑嫁将军,小姑未有夫。小姑两脚泥,大姑满头珠。前月小姑去,嫁作庄家妇。钗削爨下荆,衣裁机上布。大姑嗔小姑,生憎儿女痴。多少马上郎,偏爱牧羊儿。八月点军卒,将军五门出。大姑诧夫婿,上马快如鹘。昨日边报归,大姑泪如挥。郎君马上死,无处寄征衣。连理与枯枝,双飞成戢翅。都无百夜恩,浪作千岁计。小姑庄上来,瓦盆双鲤鲐。上堂拜父母,夫妇恣欢谐。大姑见小姑,珠翠无颜色。低头怨怅天,仰天呼不得。人生百年良所无,白头相送真良图。东家女郎欲嫁夫,切莫猖狂学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