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和人六绝 其一。宋代。虞俦。 天香国艳胆瓶中,眼界增明鼻观通。多谢高轩肯相顾,家贫不办一樽同。
游希夷观。宋代。李吕。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晚风何处备,疏柳欲栖鸦。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被责南归至中山。元代。王庭筠。 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王厚颂二首。宋代。黄庭坚。 夕阳尽处望清闲,想见千岩细菊斑。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点绛唇。清代。王策。 薄醉流连,小亭过雨新凉候。佯推罚酒。暗捻红酥手。又是黄昏,月影纤肌秀。银屏右。炉香初瘦。人落轻烟后。
杂诗七首 其三。元代。张翥。 寒日迫县车,寸阴老愈惜。晨趋理公务,暮返亲坟籍。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理惬复相忘,神劬聊一息。湛然拥襟坐,栩栩鼻端白。千龄与化终,不朽在方策。圣哲有明训,学道庶自益。
踏莎行·晚景。明代。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三。宋代。朱松。 堂前春日媚珍盘,稚子相群舞袖斑。斗酒寿亲逢一笑,不知身在市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