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台山下小江干,一曲遥开汉将坛。槎动星河天上下,阵成鱼鸟镜中看。
戈鋋忽溢澄潭色,组练偏萦素渚寒。此日非熊应入梦,心随渭水到长安。
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 其二。唐代。李攀龙。 越台山下小江干,一曲遥开汉将坛。槎动星河天上下,阵成鱼鸟镜中看。戈鋋忽溢澄潭色,组练偏萦素渚寒。此日非熊应入梦,心随渭水到长安。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次韵答维卿师 其一。清代。丘逢甲。 流落天南今八载,接天海气昼昏昏。锦袍银烛追前梦,夜半涛声倍断魂。
题云林晚晴图。元代。陈旅。 故人别后江波绿,神女归来峡雨乾。海上日花春冉冉,天边云树晓团团。满汀芳草留孤艇,度石幽泉咽下滩。最爱东头小亭子,听莺何日一凭阑。
霜叶。元代。赵秉文。 天工设色绘云屏,山光擘破烟岚青。夕阳闪闪见鸦起,晚风萧萧吹客醒。林閒老僧倚瘦藤,一枝秋水冷金瓶。日暮千嵓秋影里,纷纷吹落读残经。
喜雨。唐代。殷尧藩。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次前韵。明代。刘竑。 古春迁谪地,每留贤者毂。风景渐为开,阳和变穷谷。花擅佳山水,悬河飞巉矗。最胜者崆峒,天遗评品目。迩来罗东川,梅月仝寄足。山灵识旷赏,镌崖破珠玉。我丘本邻峒,笑望徒心掬。古为西山梗,此山端染俗。此洞复何为,复托此山曲。宽衣通盗阻,不籍衷甲簇。固饶胸中兵,贤劳天所福。乃知由良人,匪一一廪禄。即戎国大事,庙算罔亵渎。行看武书馀,焚香一誓祝。
饭后独立寺门颇见摇落之境欲收以诗大费弹压。宋代。赵蕃。 起望若有得,欲言殊费辞。冥搜累肝肾,凝想见须眉。此乐谁能愈,虽贫自勿疑。是身宁大谬,无事及诸儿。
题僧道诚应缘庵用李端叔韵。宋代。刘跂。 历历孤寒不可群,应缘聊寄梦中身。无弦琴里本来曲,枯木岩前元自春。诗句已多犹恐少,禅机虽旧不妨新。乡山更好莫归去,且伴蒲团夜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