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忽风雨,层楼四望孤。雷盘华不注,电划大明湖。
云雾连屏叠,蛟龙抱剑呼。飞扬天地意,垂老见吾徒。
夏日东村卧病 其九。唐代。李攀龙。 夜半忽风雨,层楼四望孤。雷盘华不注,电划大明湖。云雾连屏叠,蛟龙抱剑呼。飞扬天地意,垂老见吾徒。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杜鹃花得红字。宋代。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鹧鸪天·辇路珠帘两行垂。宋代。姜夔。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观唐生寄赠子容洞庭山图因求作庐山障子。明代。徐祯卿。 丹峦氤氲拂空起,素练平铺洞庭水。回溪笑指毛公家,忘却沧江几千里。我隔庐峰梦紫烟,尝骑白鹿上青天。烦君貌出仙人障,西寄长安向日边。
天长道中。宋代。孔平仲。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閒暇不妨眠。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定风波。宋代。曹冠。 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旋汲清汀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和王衢见寄。宋代。魏野。 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游山岐路熟,见客礼仪生。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穷易怜无著,图棋恶有争。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