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登高白发新,年年陶令罢官贫。萧条岂少东篱菊,不见当时劝酒人。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三。唐代。李攀龙。 处处登高白发新,年年陶令罢官贫。萧条岂少东篱菊,不见当时劝酒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尚古六首 四公子不可一观 其五。明代。郭之奇。 强秦方虎视,豕羊关外侯。当时四公子,无忌独有忧。相从夷门监,解赵使秦羞。胜也敢言事,徒以豪举收。春申土木人,文亦鸡狗流。局蹐四关道,日为三窟谋。馀子既碌碌,哀哉魏自掊。信陵亦甘弃,终于酒色休。
新楼诗二十首。琪树。唐代。李绅。 石桥峰上栖玄鹤,碧阙岩边荫羽人。冰叶万条垂碧实,玉珠千日保青春。月中泣露应同浥,涧底侵云尚有尘。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
送狸奴无言师。元代。周权。 香积清斋禅老家,地无馀鼠涴尘沙。狸奴不用惭尸素,清夜蒲团伴结伽。
题妙庭观。宋代。陆楠。 闻说瑶池事渺然,那知此地有飞仙。玉皇妙曲人何在,金鼎灵丹世莫传。漫写风姿□俗眼,空余窟室奉炉烟。何时了却公家事,一洗尘襟访洞天。
竭前明吏部考功员外郎华节悯公讳允诚祠。清代。张洵佳。 门对清溪水一方,森然古柏见祠堂。披肝疏草光青史,带发头颅见烈皇。第一清官标姓氏,在三大节定存亡。鹅湖支派椒繁衍,毕竟忠良世泽长。
吕仙亭。元代。陈孚。 昔日吕公游洞庭,玉箫吹裂芦花汀。秋空一剑忽飞去,夜月千山烟冥冥。天地茫茫乌兔急,波涛汹汹蛟螭腥。起呼老树欲与语,湿露乱洒苔痕青。
次韵林子有移居 其二。清代。陈宝琛。 萧瑟无缘赋小园,故侯瓜好忆青门。卜居近接三迁宅,思旧鸡招九逝魂。散郁上层望远海,暖寒东际就初暾。他年先友编成记,及共行朝奉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