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古城隅,东陂托偃仰。回薄始蓊杂,高台忽峻敞。
风波一以交,沦漪恣遐放。列雉翳中流,返照幕鱼网。
曲磴盘层阴,清房殷清响。并逸金谷韵,兼诣濮阳赏。
恢台戒隆曦,披发命吾党。美酒涤烦嚣,泠言发神爽。
至今河朔人,垂声得倜傥。直置病游梁,为心任独往。
灌甫东陂宴。唐代。李攀龙。 王孙古城隅,东陂托偃仰。回薄始蓊杂,高台忽峻敞。风波一以交,沦漪恣遐放。列雉翳中流,返照幕鱼网。曲磴盘层阴,清房殷清响。并逸金谷韵,兼诣濮阳赏。恢台戒隆曦,披发命吾党。美酒涤烦嚣,泠言发神爽。至今河朔人,垂声得倜傥。直置病游梁,为心任独往。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画禽 其一。明代。李东阳。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崖根老树回馀青,树间双鹊閒无声。祇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观王氏雪图。宋代。王安石。 崔嵬相映雪重重,茅屋柴门在山峰。想有幽人遗世事,独临青峭倚长松。
家园即事十三首。宋代。郑清之。 水满横塘占晓凉,莲腮霞举叶云生。鱼儿富贵真难比,翠盖红妆拥队行。
羊城秋怀十绝 其五 彤管。明代。郭之奇。 叶上题红莫浪猜,愁心一片几成灰。自贻彤管终难报,怯向词闺露小才。
雪峤和尚双瓣香行。唐代。全祖望。 南湖侍御之诸孙,偶然堕落浮屠门。虽然堕落浮屠门,依旧忠孝光大伦。请看龙象纷蹴踏,座下何止三千人。上瓣香终莫有分,以待海岸居士大善根。辗然一晤传秘薪,比之妙喜得横浦,峨眉天半倍觉军持尊。敬致一瓣香,上绍龙池君。是谁足称后来秀,莫令海岸孤另伤寡群。里中徐郎其殆庶,颠狂之中蕴道真。俯视馀子陆陆如秋蚊。再寄一瓣香,以接西江云。忽然不周山崩天柱折,恒河之沙亦狂奔。海岸一瓣香,金刚洗出刀山痕。南都半壁足慰钟山魂,徐郎一瓣香鹖冠。闯入苍头军会稽,甲盾足陪胥江神。重泉相逢定一笑,径山双虹贯日轮。
挽吕秘书。宋代。蒲寿宬。 玉阶空忆去,破屋古梅旁。犹讶黯言直,不磨迁史良。葵心犹白发,槐梦落黄粱。最后龙门客,恩深涕泗滂。
春登御风台 其二。明代。王恭。 雁峰晴翠里,台古独登临。沙阜人烟积,山城海戍深。野云飘杖舄,林吹拂衣襟。仙路无期达,空惊吊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