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唐代。李攀龙。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记。宋代。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老竹。元代。艾性夫。 苍黄瘦硬立颓垣,疑是栽时第一根。早岁孤君惟二子,暮年千亩尽诸孙。雨鞭老迸苍龙骨,霜节寒封古藓痕。消得培滋号尊者,把诗题作野人轩。
侍宴覆舟山诗。南北朝。鲍照。 繁霜飞玉闼。爱景丽皇州。清跸戒驰路。羽盖伫宣游。神居既崇盛。嵓崄信环周。礼俗陶德声。昌会溢民讴。惭无胜化质。谬从云雨浮。
负暄。明代。吴宽。 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午坐日更多,煖气如火灼。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
寓榕州寄乌石陈晚对。元代。卢琦。 每忆山中老,幽居昼不扃。客多频饮酒,儿长解明经。溪近鲈鱼美,林深荔子馨。何时同晚对,一笑聚星亭。
凉思。唐代。胡宿。 昨夜南星破暑威,月波浮动杵天垂。露华冷向三危滴,秋色新从一叶知。越水旧歌迷桂楫,楚江秋思绕兰旗。桃笙碧滑人无寐,欲借鲛盘寄所思。
佳人醉 梁溪道中积雨乍霁。清代。陈维崧。 一夜春篷淅沥,声乱樵歌渔笛。正吴娘橹拨,参差水面,夜景如墨。鸡唤津桥梦醒,恰何来新霁,穿樯隙。推窗起坐,九点龙峰,遥苍暖翠,迎著空舲滴。吟情剧。吮毫微笑,一片晴村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