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朗读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相关作品

病起不知日,惟知身久闲。求医需赉梦,去疾若移山。

柳脱栉间发,葵分镜里颜。莫嫌筋力尽,壮志已先删。

秋水澄兮秋日烈,曦耀高悬终古赫。天若不生我仲尼,群蒙长夜谁见白。

爱春春浅如稚童,家晴连日无雨风。

闭门不出春笑侬,百年容易成老翁。

县方忧北又忧南,无寨无城么障拦。近县路头都置栅,哨鞭直突也应难。

陆陆微生不可论,半饥半饱过朝昏。

春来但见瞳花乱,寒退长余鬓雪繁。

玉洞幽寻更是天,朱霞绿景镇韶年。飞花藉藉迷行路,

啭鸟遥遥作管弦。雾隐长林成翠幄,风吹细雨即虹泉。

斜日池台生晚凉,绿荷万点蘸波光。因思五月西湖路,画舫红云十里香。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