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雨寒。宋代。杨时。 天幕阴云积,萧萧雨正霪。泥污关市寂,水入御沟深。破屋寒侵骨,哀弦冻绝音。更愁风力健,瘦怯不能禁。
暮秋游岣岣崖 其一。清代。杨自牧。 万壑隐孤秀,峰头羽士家。悬流疑剩雨,落叶乱残霞。阁峻秋阴伏,山空暮景斜。何人自西岳,移种石莲花。
雨后讲席示诸生。清代。戴亨。 竹梧新讲席,冰雪旧文坛。业进心逾怯,功深道觉难。阳春回黍谷,时雨润芳兰。默默和风转,青灯莫畏寒。
中秋不见月二首。宋代。李若水。 明月如君子,隐见自有时。顽云巧障之,光耀不得施。赏心无复乐,对酒翻成悲。树头号秋风,日夜无停期。胡不驱顽云,放出玉一规。而乃窗几间,空将乱帙吹。
华阴风雨 其二。清代。易佩绅。 我有奇珍玉井莲,携来旧地证前缘。洗头盆水一弹指,散作甘霖洒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