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
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锡兰岛卧佛 其三。唐代。黄遵宪。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送姚淩霄赴选兼忆旧事漫成二首 其一。清代。汪中。 五月燕山别,盘桓惜累旬。素心忘世味,黄绶屈诗人。道貌脩髯美,交情絮语真。国恩存一命,珍重答斯民。
中湖寺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 龙象何年地,千岩一涧回。我来寻石镜,隔竹望香台。树绕啼猿入,人从鸟道来。坐飧霞气晚,只拟是天台。
红拂墓次韵饶石帆。清代。曾广钧。 渌江何处葬香魂,湘草湘花识暮门。乌喙旧官羞艳侠,虬髯小妹嫁王孙。兵书定写簪花格,妆阁遥连细柳屯。景武丰碑长金粟,秦山楚水各烟痕。
哭宗子相墓 其二。明代。王世贞。 百花洲上地,无复旧花枝。夙昔衔杯客,今来挂剑谁。风流一恸尽,山水寸心私。若语蓝田重,非关有胜儿。
赠圆明上人(圆公,佛顶之最)。唐代。李德裕。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张山人弹琴。唐代。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