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扉半掩水帘遮,宴坐无言到日斜。七老携壶出云路,来看岩畔落天花。
丁未七月二日云路七父老携酒过予水帘洞共语甚适。唐代。湛若水。 岩扉半掩水帘遮,宴坐无言到日斜。七老携壶出云路,来看岩畔落天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秋夜寄外。清代。刘若蕙。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闻笛。唐代。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走笔谢司徒侍中惠柑。宋代。强至。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自堪珍玩夸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拜赐愈知公意重,不同设醴望元王。
菩萨蛮(十之四)。唐代。邓肃。 帘旌不动薰余热。高堂谁送能言雪。一笑下人间。天风袭坐寒。歌声云外去。句句苏仙语。曲罢一尊空。飘然欲驭风。
展先夫子遗像二首 其二。清代。王仲霞。 蜀魄啼鹃意外声,兰陔缺养倍凄清。倡随虚说三生约,形影惟馀两泪倾。半世精神消道路,十年烽火误功名。关心最是难抛处,志愿何时了向平。
题王臣指挥母挽册。明代。边贡。 将军怀母处,堂屋对南山。香断氍毹冷,机空络纬閒。暮花愁里色,春酒梦中颜。一掬长淮泪,随波去不还。
秋夜读书。明代。顾清。 高秋净炎暑,官居若蓬瀛。落日人吏散,琴书有馀清。烛至童子去,抚卷临前楹。仰窥羲皇秘,俯探周孔情。下上千万年,历历指掌明。自从大道丧,圣哲希复生。幸此未坠地,庶以开吾懵。稍稍庭叶下,凄凄草虫鸣。初月上东垣,露草光晶荧。清景与心会,宵眠竟无成。微吟倚青琐,天风起松声。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唐代。萧楚材。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将追会阜迹,更勒岱宗铭。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