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之虚兮,与子广居兮。烟霞之极兮,与子安宅兮。
归来归来兮,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烟霞乐歌。唐代。湛若水。 烟霞之虚兮,与子广居兮。烟霞之极兮,与子安宅兮。归来归来兮,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贻中州刘思诚十韵。明代。周是修。 哲人修已日鸣谦,童卒都称老孝廉。闭户读书情自适,升堂调膳味常兼。超凡材质瑶瑜美,拔萃词锋剑戟铦。交谊已堪期鲍叔,文名终不愧江淹。先天未济风云会,万国先同雨露沾。邂逅每承青眼顾,栖迟深觉素心恬。林通鸟道晨看鹤,水落鱼梁晚得鲇。棋罢柳烟晴护榻,琴閒松月冷窥帘。悠悠今古何终极,纳纳乾坤岂属餍。有道乘时须济世,尚耽诗酒学陶潜。
赠道侣。宋代。陆游。 崎岖世路久知难,准拟丹成玉链颜。十载寻人遍岩穴,一樽随处对溪山。苏门昼寂闻舒啸,函谷秋清侯度关。剩欲相招同此事,疑君未办一生闲。
御沟新柳。唐代。冯宿。 夹道天渠远,垂丝御柳新。千条宜向日,万户共迎春。轻翠含烟发,微音逐吹频。静看思渡口,回望忆江滨。袅袅分游骑,依依驻旅人。阳和如可及,攀折在兹辰。
西园偶成。明代。孙传庭。 世情总如此,吾意复何求。负郭山连水,为园近且幽。朝来黄鸟唤,晚驻白云留。因忆陶彭泽,居然达者流。
闲居杂言用陶韵。明代。华师召。 经岁掩柴扉,端居谢尘鞅。身贱避贵人,齿衰绝妄想。有时入山中,素心共还往。乍见询寒温,杂坐无少长。争夸饮兴豪,不羡交道广。竟日鹿豕游,忘形其草莽。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