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亦有何趣,渊明独赏真。后来爱花者,总是学陶人。
秋露与佳色,南山对入神。不逢易居士,谁识白纶巾。
题易菊趣。唐代。湛若水。 菊亦有何趣,渊明独赏真。后来爱花者,总是学陶人。秋露与佳色,南山对入神。不逢易居士,谁识白纶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舟访邓顺之既别以风雨阻再至。明代。方献夫。 缭绕萦回一水赊,白云随我到君家。池临坐石封春藓,岸没垂藤带晚花。海内虚名空有愧,人间真迹更谁誇。多君不尽招携意,风雨重来系短槎。
送于丹移家洺州。唐代。王建。 忆昔门馆前,君当童子年。今来见成长,俱过远所传。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四方尚尔文,独我敬尔贤。但爱金玉声,不贵金玉坚。孤遗一室中,寝食不相捐。饱如肠胃同,疾苦肤体连。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迁。念此居处近,各为衣食牵。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既乖欢会期,郁郁两难宣。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他皆缓别日,我愿促行轩。送人莫长歌,长歌离恨延。羸马不知去,过门常盘旋。会当为尔邻,有地容一泉。
山居 其二。宋代。释法成。 雪覆乔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虚碧。采樵人立渡头寒,极目圆蟾为谁白。
元夕。宋代。刘黻。 一来生万感,动是两番春。俗朴少灯火,年丰多醉人。远乡犹有旧,明月只如新。无奈梅花落,相看老树身。
塞翁吟 苇湾泛秋,晚莲向尽,以美成涩体写之。清代。朱祖谋。 乱笛回塘路,催换野色珑璁。故情断,坠衣红。涴急雨阑东。客怀未耐秋摇兀,慵对艳锦屏空。暗里忆,旧珍丛。负一舸悤悤。花宫。星期近,南飞倦翼,憔悴与、津梁梦中。料今夜、西池露下,盼不到、太乙仙槎,怨入高鸿。鸳鸯最苦,睡稳荒波,犹梦薰风。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唐代。卢纶。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满庭芳。元代。谭处端。 欺味成家,悭贪积富,静言独坐思量。养他数口,罪孽自家当。催促光阴似箭,才青鬓、容改衰苍。百年里,谁人尽数,兀兀谩罗张。身强。闻早悟,知愆悔过,速改行藏。向闲中细细,增福消殃。更有高明大志,抛缰锁、物外飘扬。修行好,游山玩水,日用爇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