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题越南阮勉审仓山诗集 其二。清代。贾臻。 使者娴词令,慇勤一纸书。亲公知体重,尚友识心虚。漫借推敲助,深惭学殖疏。题诗还一笑,结习未全除。
登雪窦僧家(一作书窦云禅者壁)。唐代。方干。 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中元夕望开福寺灯塔。明代。杨慎。 铃语吟风寂梵音,塔灯擎月净高深。盂兰瑞草生三昧,天竺昙花散五阴。雁沼恍疑星宿海,鹫峰幻作火珠林。西方谩说光明藏,何似中华池布金。
夕宴孙氏园亭。明代。皇甫汸。 金谷犹良夜,花源即往时。承君开别馆,道客向前池。歌散云轻驻,杯长月暗移。莫持无限兴,留作去来思。
遣兴。金朝。元德明。 张翰一杯酒,林逋千首诗。性惟便自适,材敢论时施。狡兔从三窟,鹪鹩分一枝。青山有佳色,只似往年时。
游岳麓 其一。清代。张恩泳。 破晓涉秋江,秋江静无澜。濛濛白云冷,泛泛浮鸥间。隐约螺峰高,侧影清波间。轻舟荡双桨,飞渡芦荻湾。薄雾散前林,行将叩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