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随柳傍花人,山外飞云云外身。四百风光无觅处,归来灵府有天真。
送罗浮用濂溪先生韵与同游诸贤 其一。唐代。湛若水。 我非随柳傍花人,山外飞云云外身。四百风光无觅处,归来灵府有天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叶圣嘉许九日倾囊沽酒届期不果诗以嘲之。清代。戴亨。 风捲黄云浪捲沙,风晴浪息起边笳。奚囊久废寻山句,篱菊偏开索酒花。自许携尊倾箧笥,虚疑遣使报烟霞。踟蹰令节终难负,斟酌旗亭傍晚赊。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明代。王守仁。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戴进士巾山行。明代。邵宝。 四十年前戴此巾,几回清梦隔风尘。谁知道路閒边目,还看山林病后身。蓬岛客参诸老社,曲江图入九峰春。相逢莫道无同志,见说伊川已有人。
戊申年七夕五绝。宋代。刘筠。 华寝星陈夜未央,明河奕奕度神光。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
闺词十二首 其十一。明代。张元凯。 夫婿乍封侯,尚尔玉关游。欲绣一端锦,寄耀千貔貅。行褰池上柳,芙蕖摘纤手。颜色比不差,衔在天吴口。
献可约游北山阻雨。宋代。王琮。 共约湖边唤短蓬,晓来何事雨兼风。山林只合闲人到,不入时官眼界中。
和顾汝和玉河见白燕二首。明代。黎民表。 曾是乌衣国里身,玉楼琼榭换丰神。双飞剪出机中素,独立妆成掌上人。月下步摇花有态,水边飘动袜生尘。梁园词客难成赋,洛浦相逢总未真。
月照梨花 送纬云弟渡江之广陵。清代。陈维崧。 铁瓮隐隐,怒涛滚滚。簸宋掀梁,淘吴洗晋。谁泛水调清讴。是邻舟。望中一抹斜阳恨。可怜消尽、六代金粉。老夫还记旧扬州。红袖悠悠。满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