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送汤九山还古冈 其一。唐代。湛若水。 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清代。徐相雨。 我生九夷内,识字陋且疏。六十阛阓眼,三入医无闾。吴蜀壮游者,或有羡慕余。人本箕畴旧,仪犹汉官馀。论交略名位,情真极吹嘘。书林与画图,招邀恣意摅。恨不展归限,一年燕邸居。晨兴促膏秣,言旋敢徐徐。天末动别情,海外送征车。登高怅远望,慨然念居诸。不才应使职,智虑诚拘虚。若我自为暇,行当赋《遂初》。拟访仙人窟,复寻高士庐。尘霾阻幽兴,岩壑气不舒。独坐老禅榻,百面咄咄书。山灵傥怜我,重许良会与。
寄参寥。宋代。张耒。 春风入楚乡,与子别经岁。有客过我门,携君尺书至。昔我出京师,仓皇省家事。遂令千里别,不一执君袂。又闻子亦行,杖履若飘驶。虽成相思诗,欲写不可寄。飘飘山水梦,时与飞锡值。乃能以书来,知子犹我记。浮云随风高,聚散未可计。迟君冰雪诗,濯我尘埃思。
赠刘琨诗 其十。魏晋。卢谌。 由余片言,秦人是惮。日磾效忠,飞声有汉。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
送白主簿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 簿领慈溪县,遥知傍海漘。熬波官赋急,扶犊野农淳。船发帆樯晓,烟明岛屿春。每嫌凤栖棘,咫尺是青旻。
公安。清代。郑珍。 可哭公安县,沈灾竟四年。万家何处去,诸赋暂时蠲。鱼鳖蟠庐墓,舟筒当上田。更堪闻邑长,岁剩百千缗。
残阳。宋代。王称。 空庭晻暧欲沈西,冷天松梢看鹤栖。山影忽惊压楼阁,村林遥映落虹霓。已无多色明鸦背,大有间心送马蹄。读罢凭阑一长啸,秋阴满地草萋萋。
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一作: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