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风光一片秋,刘郎家在海东头。祇应浮海乘桴去,尔合从予鲁仲由。
刘郎莲峰子求予书予援笔漫兴飘然于东海之滨矣。唐代。湛若水。 四海风光一片秋,刘郎家在海东头。祇应浮海乘桴去,尔合从予鲁仲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探芳信 湖上探梅,追忆君莲,用草窗韵。清代。赵我佩。 趁清昼。好岭上探芳,堤边载酒。只玉波无恙,青山尚依旧。东风识得词人面,笑比梅花瘦。怕重来、软绿成阴,乱红飞甃。何处笛声骤。正梦醒乌蓬,泪凝螺岫。湖水湖烟,相看断肠否。剧怜冢畔香魂杳,往事空回首。感流光、又见春归细柳。
秋晚同友人闲步。两汉。薛莹。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
林间石。宋代。林逋。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时箕踞为看山。苔生晚片应知静,云动秋根合见闲。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茶间。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频频此往还。
过范子宣观王生临帖。明代。黎民表。 用意颇精勤,毫芒细细分。春丝抽独茧,惊电出重云。携我青藜杖,书君白练裙。长安应纸贵,馀子但纷纭。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
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却送新诗报嘉惠,偷儿当不要新诗。
利州路提刑秘书张季长送洮研发视乃一段柏木也作诗谢之。宋代。杨万里。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却送新诗报嘉惠,偷儿当不要新诗。
馆中三月晦日闻莺胡邦衡有诗用东坡酴醾韵有君。宋代。王十朋。 久伤伐木废,每叹吾生晚。黄鸟从何来,乔林绿垂幰。忽作相呼声,朋来无近远。高翥凌云烟,斜飞集池苑。中有幽谷姿,迟迟下遥巘。群音巧相和,出语独不婉。哑哑如老乌,闻者弓欲挽。知心有杜鹃,劝尔故园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