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人兮云为衣,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
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
云中人三章 其二。唐代。湛若水。 云中人兮云为衣,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阮郎归 赋鼎湖飞水岩,和彊师纵舟楞伽峡韵。清代。杨玉衔。 珠玑颗颗出层坳。和烟和雾消。散花仙壁插云高。花光皆白豪。源滚滚,气飘飘。岩根涛怒号。尘寰谪坠为谁招。玉人吹洞箫。
游鹤林即席分韵代率上人赋日字。宋代。俞德邻。 松声度暖风,花气薰迟日。乘兴问三三,何劳邀七七。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唐代。白居易。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观穫。宋代。李光。 老农勤畚锸,岁暮阅星霜。相见如遗秉,安能助太仓。晚晴鸡鹜喜,蓐食妇姑忙。应有深村酒,招邀隔短墙。
隐静分题得静字。宋代。章甫。 平生苦爱閒,多病复便静。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茲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俗驾难久留,佇立但俄顷。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过赣关。明代。郭之奇。 夹峦奔百川,岩壑欹相釱。萦盘趁舟来,此地微豁泰。水乡裾麓阴,山城襟流濑。长桥闭两关,千桅凑一带。商贾自乐公,滴涓轮汪濊。远方沐宽仁,朝家明无外。禦暴别有心,区区宁计会。相彼形势冲,四藩此为最。祇今潢池兵,纠纷绿林旆。比年图扑灭,兵威未全赖。井邑岁萧条,狂奴时狡狯。守土空瞿瞿,居行同永慨。余亦远游人,局蹐如之奈。极目舟车途,肠断岭云霭。
丹阳阻风口占二首 其一。清代。缪徵甲。 荒村喔喔听鸡鸣,篷背颠风怒作声。遥忆白头亲不寐,通宵屈指算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