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灵府,过化尔风霆。何处更仰泉,万物自流形。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 其三。唐代。湛若水。 人人有灵府,过化尔风霆。何处更仰泉,万物自流形。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贺新郎·之何阜舟中作。清代。陆震。 赋命羁人耳。笑还家、无多几日,轻装又理。天似催人孤艇发,特与西风甚利。挂一幅、蒲帆如驶。虽则离乡多感慨,恰舟行、安稳差堪喜。晚一碧,天光霁。阴晴更变须臾事。乍湖中、奔浑骤雨,杳冥无际。芦荻洲边风更逆,急缆船头须避。且愁向、篷窗沉睡。世路险夷俄顷判,叹人间、万事都如此。哀与乐,原相倚。
梅花六首 其二。明代。高启。 缟袂相逢半时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马草行。清代。朱彝尊。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
送胡伯衡归庆元。元代。黄玠。 朝看江水平,暮看江水倾。江水朝暮流,游子东西行。与子同自出,相依在飘零。君归逝不复,我行乃睘睘。上有白发亲,下有黄吻婴。晨餐累百指,日食几无赢。风霜所匽薄,忧患况靡宁。旧学旋废遗,岂足希世荣。买田临清流,筑室依近坰。绕园莳果蔬,亲戚有合并。此乐何渠央,此志终莫成。勿为苦悲歌,悲歌怆人情。艰难望骨肉,岁月如奔星。悠悠南去云,跂踵怀先茔。
有意 其二。。卢青山。 新春又到白须梅,细数寒香意自哀。相赠已无桃李报,隔年何必更重开。不辞生死翻千劫,但乞殷勤顾一回。问汝情心究何物,煎熬如此未成灰。
为牛举人恺寿母。明代。湛若水。 牛生久侍侧,因知慈母贤。念长衣上线,心苦手中丸。曷报三春晖,愿寿三千年。努力显扬事,行道在尔身。
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宋代。陈渊。 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