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辛巳冬,治任将趋召。念。师裔宜昌,携尔来北学。
三载妨职事,迄今憾草草。乃考睡乡言,命归侍左右。
星霜十五更,相见学如故。令予生大惭,不觉发孤叹。
念祖脩尔德,否则为不孝。如彼嘉树根,枝叶谁伤耗?
赠尔作述箴,归读中庸教。
严陈生叔莘。唐代。湛若水。 忆昔辛巳冬,治任将趋召。念。师裔宜昌,携尔来北学。三载妨职事,迄今憾草草。乃考睡乡言,命归侍左右。星霜十五更,相见学如故。令予生大惭,不觉发孤叹。念祖脩尔德,否则为不孝。如彼嘉树根,枝叶谁伤耗?赠尔作述箴,归读中庸教。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明代。袁宗道。 前年羽猎献长杨,归去三湘问雁行。作赋丽如袁彦伯,通经精似蔡中郎。角巾领袖高阳侣,麈尾凭陵侠少场。梦草真堪对小谢,种花无那去河阳。
玉京谣。宋代。李恰。 已是看春去,鸿爪迷离,意共东皇懒。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恁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
出门西笑。千里长安道。不用引离声,便登荣、十洲三岛。画船珠箔,萍末水风凉,随柳岸,楚台人,景与人俱好。
应嗟见晚,玉殿生清晓。正是妙年时,步承明、谋身须早。轺车肤使,新逐凯歌回,恩綍重,彩衣轻,嘉庆知多少。
蓦山溪(送李彦时)。宋代。葛胜仲。 出门西笑。千里长安道。不用引离声,便登荣、十洲三岛。画船珠箔,萍末水风凉,随柳岸,楚台人,景与人俱好。应嗟见晚,玉殿生清晓。正是妙年时,步承明、谋身须早。轺车肤使,新逐凯歌回,恩綍重,彩衣轻,嘉庆知多少。
读书。宋代。黎廷瑞。 卧疴云林下,寂寂谁与君。高风下木叶,泠泠晚窗虚。忽思往代事,聊披案上书。始得暂欣然,稍久叹以吁。冲冠或愤激,反袂还欷嘘。拊卷忽自叹,毋乃狂且迂。此何豫尔事,况复千载余。来今正绵绵,尔心复何如。有怀不自展,乃挟冰炭俱。因此得冲静,万念悉扫除。岩花吹幽香,清酒堪满壶。且复举一觞,冥然聊自娱。
呈李齐之文学。宋代。赵蕃。 大机石头云自横。钓鱼台一潮初平。侧闻左蠡春水生,蛟龙改穴鼋鼊争。扁舟夜泊邬江尾,空山月出中夜起。政须杰名弹压此,乃祖诗成会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