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常有清卿,斋居名曰克。顾名以思义,思之吾未得。
得非孔颜徒,为仁在一日。夫克亦何名?精军以胜敌。
虎贲三千人,一心同一德。所向尽披靡,不追亡逐北。
何名为精军?天理乃天则。颜氏事斯语,养锐有馀力。
至明且至健,勿之不容息。中军如不精,空拳控勍贼。
天定人亦泯,吾语克斋克。或言道何克?能事非持国。
天理天所为,自然本无作。
题克斋为王奉常炜。唐代。湛若水。 奉常有清卿,斋居名曰克。顾名以思义,思之吾未得。得非孔颜徒,为仁在一日。夫克亦何名?精军以胜敌。虎贲三千人,一心同一德。所向尽披靡,不追亡逐北。何名为精军?天理乃天则。颜氏事斯语,养锐有馀力。至明且至健,勿之不容息。中军如不精,空拳控勍贼。天定人亦泯,吾语克斋克。或言道何克?能事非持国。天理天所为,自然本无作。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关河令。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行路难二首 其一。清代。李锴。 蒲桃美酒留所欢,酒底对面藏波澜。几人三五寻甘言,为君一歌行路难。君不见优施尊前好起舞,臧会无言成面阻。又不见二子戕,三士死,杀人如杀鸡,宛转当前死。行路难,可若何。南邻鸡犬自唱叫,老死慎勿相经过。
次韵君俞四首 其四。宋代。李之仪。 熊掌如何得豹胎,弃常嗜异信难材。端能不学邯郸步,正可同尝沆瀣杯。有意良图休我老,他年吉卜伫君枚。云间日下容相契,且置燃萁特地催。
征君宅。唐代。许景先。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洄沿南谿夕,流浪东山春。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探炼备海峤,赏心寓情人。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陈道复舟访遂携同泛二首 其一。明代。王宠。 我家濠水上,落日啸清流。鼓柁惭相问,倾杯忝共游。江空时影雁,风荡半扶鸥。恣意乾坤阔,苍苍横翠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