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如周宰孔,不似晋临河。已见天无外,还闻海不波。
影随一苇渡,声接两涯歌。遥想唐虞化,南郊羲暨和。
次韵潘黄门寿昌河之作二首 其一。唐代。湛若水。 却如周宰孔,不似晋临河。已见天无外,还闻海不波。影随一苇渡,声接两涯歌。遥想唐虞化,南郊羲暨和。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北山草堂。明代。张孟兼。 草堂卜筑近嶙峋,怪石苍苔迹未陈。涧瀑乱鸣前嶂雨,山花迟发半岩春。每逢过客留题壁,自有居僧为卜邻。松下茯苓今亦大,可能谋食乐终身?
贺王溥入相。唐代。王仁裕。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次潘北山郑叔允韵。元代。朱希晦。 閒来兴趣倍清新,自爱青山作主宾。天上几时停白日,世间何处避红尘。莺花满目娱佳景,鸡黍同盟忆故人。笑我年衰才较拙,敢将一曲和阳春。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五。宋代。郭祥正。 款逢九华妃,授我磨镜石。一磨日月朗,万古永不蚀。缄之紫锦囊,匪同赵氏璧。才落猛士手,睨柱曾莫惜。
北京吕舍人万乐子世宽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游四方来访西樵将之藩府勉留住喷玉岩 其二。明代。湛若水。 岩中自有一乾坤,云作衣衾山作垣。况有天花来作供,长裾何必曳王门。
再和二首 其一。宋代。韦骧。 会饮临登燕,逢春第一回。筝移未归雁,笛送巳飘梅。北海俄空酒,南山忽隐雷。交谈幸投隙,尘虑此时开。
题庄子祠堂。南北朝。王寂。 蒙庄千古骨成尘,德业犹争日月新。说剑似乎非圣作,鼓盆聊尔见天真。螳螂恟恟人閒世,蝴蝶悠悠梦里身。才与不才俱是累,先生木雁请书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