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朝端三世望,长生箓里九还灵。尚书自昔千珠斗,西极而今应寿星。
洛社有图传大老,石渠随笔点残经。年颜汉使烦相问,或者前身是伏生。
寿冢宰致仕三原王先生。唐代。湛若水。 正色朝端三世望,长生箓里九还灵。尚书自昔千珠斗,西极而今应寿星。洛社有图传大老,石渠随笔点残经。年颜汉使烦相问,或者前身是伏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 其四。清代。陈恭尹。 时来疏放百无能,知有龙门未拟登。孟德功成悲老骥,仲翔身后托青蝇。百年尚剩三分日,两岁同归一夜灯。车笠虽殊皆有叹,和章遥寄剡溪藤。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宋代。庄绰。 力辞富贵回天上,不事楼台起宅中。问道但怀重舍盖,对优甯兴独延崇。精神宛似初平蔡,信突那应久在东。帝念中兴思旧德,未容高枕北窗风。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 其十二。宋代。李彭。 侍中着貂珰,非无事君志。杂用儒家流,仕宦讥不止。汉代从行幸,亲近固其理。何尝裨衮职,所执玉虎子。
次韵王巩元日。宋代。苏辙。 庭鹊营巢初一枝,余寒未便夹罗衣。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骎骎已发机。上国遨游谁信老,中年情味只思归。和诗应觉添新懒,过兢空雁北飞。
华(一作花)下二首。唐代。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 其四。明代。唐文凤。 瓮潭昔有铜环鲤,何事而今碎雪鳞。慰我老饕尚能赋,诗瓢酒杓细分春。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 其六 生年不满百。宋代。晁补之。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