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刺太平,问讯太平治。太平本无象,人心平即是。
送江君一桂之广右太平守。唐代。湛若水。 使君刺太平,问讯太平治。太平本无象,人心平即是。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望夫石歌。明代。龚敩。 一从藁砧去,无心事机杼。暮暮复朝朝,凝情立江渚。归帆数尽不见夫,夫不归来心独苦。宁知幻化只斯须,留得虚名竟何补。胡不当初莫嫁轻薄儿,贪名徇利轻别离。何不终身学取秋胡妻,采桑纺绩为裳衣。人心孰不恋乡土,百年会有归来时。汝夫若戍交河北,天下有时征战息。汝夫若把奇策干王侯,名成也合衣锦图归休。乌栖故林,狐正首丘,丈夫安得长远游。胡为朝望复暮望,化作石头在江上。室中有儿,堂上有姑,姑老无所养,儿幼谁人扶。儿无母兮走茕茕,姑失妇兮啼呜呜。汝夫一朝还,汝已化为石,石在路傍夫不识。夫心始悔不早归,石本无情岂相忆。相忆知奈何,有泪如雨空滂沱。古来贞节人,湮没何其多。石在天地间,万古不可磨。石不磨,名岂灭,只恨恩情中道绝。遂令江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恽瑾叔见赠长律四十韵 其二。清代。郑孝胥。 长律纵横岂易言,义山学杜有根源。看君凌厉嫖姚处,错认来从惜抱轩。
题方壶枯木图。明代。郑真。 石林苍竹蔼云烟,古木萧萧雨露边。莫道散材无用处,藤萝何事苦相缠。
前卫。清代。杨宾。 一片平沙里,荒荒百雉城。市朝从此变,卫所亦空名。白草翻新屋,黄云压旧营。边庭今不战,无复鼓鼙声。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 其九。清代。王芑孙。 戗金吉语绕夔螭,典故稽从眉哩时。跟肘辨来迷噶爱,始知彼国有冰斯。
入湘二首。宋代。徐照。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印上人归自淩江夜过叙别赋得十灰。明代。伍瑞隆。 平安吾欲问,夜坐汝迟回。一别空秋尽,经年无雁来。难轮非定水,烧劫自沉灰。谁忍沧江上,中流宛溯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