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二。唐代。湛若水。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为议澎民赈,劳予百战身。风波惊乃觉,天佑祷逾神。
浪息鱼龙静,光开日月新。不知漂泊者,曾有未安人。
庚戌1790秋暮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峙里澳诗以志险。清代。杨廷理。 为议澎民赈,劳予百战身。风波惊乃觉,天佑祷逾神。浪息鱼龙静,光开日月新。不知漂泊者,曾有未安人。
送张天爵奉贺正旦表航海赴都 其二。明代。袁华。 帆樯跋浪驶如鸿,缥缈神京在眼中。天地未明先见日,九天直上更凌风。蓬莱水弱流清浅,龙虎台高气郁葱。咫尺凤城春似海,五云端拱帝王宫。
岁暮书怀。宋代。陆游。 忆昔初辞鵷鹭行,慨然誓墓老耕桑。蓼汀夜宿梦魂爽,梅坞暮归襟袖香。穷巷每多闲日月,小儿时诵古文章。吾侪穷死从来事,敢变胸中百链刚。
贾主簿家蜡梅。宋代。周紫芝。 腊月边城风雨沙,带香谁剪蜡梅花。寒灯枉作江南梦,春在墙东主簿家。
四哥生日。金朝。李俊民。 秀出三株树,芳联五桂枝。杜家怜骥子,徐氏重麟儿。已有高门望,方当志学时。一杯添寿酒,满酌不须辞。
部役书怀。宋代。张舜民。 近市铜章泊近郊,炯无尘虑挂秋毫。含宏品彙知天大,照鉴容光仰日高。市舍柔桑围幄幙,弄风新麦泛波涛。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
题燕集诗卷。元代。胡奎。 城南夏五月,碧树始鸣蜩。维时集群彦,觞咏共逍遥。凭高望大海,俯见万里潮。藻翰发奇思,华筵激流飙。献酬各有礼,既醉复长谣。岁月忽已迈,聚散若云飘。佳期阻良觌,关河怅迢迢。白鸥恋近渚,黄鹄慕层霄。寄迹凌浩荡,游神思廓寥。习池应不远,折简会相招。